▼
|
澄海董坑村是董氏先祖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即五代后晋天福二年南唐始建国(937)的次年,在南峙山近坑处创建居所,后渐成村落而得名。据《澄海县地名志》《澄海之最》记载,该村是澄海最古老的村落,而创建于同时代的资福寺也是澄海最为古老的寺院,后因清朝迁地政策拆毁,而重建于村中的资福寺俗称董坑寺(并非现今新建的)却逐渐被人淡忘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邻近程洋冈村丹砂古寺每年特为董坑村民“留桌”施孤祭拜的渊源与资福寺曾经鼎盛的影响力有着密切关系也鲜为人知。 据乾隆二十九年(1764)澄海县志记载:资福寺在城东北二十二里董坑村三髻山麓,五代晋天福三年戊戌建,有田地三十三顷,明嘉靖末,奉文变卖,国朝初(康熙五年)迁地并寺拆毁。二十二年癸亥丹砂寺僧如广呈知县王岱,移于董坑村头,前为金沙桥后为三髻山,邑绅太史杨钟岳捐建,今俗称董坑寺。 丹砂寺在城东北十五里程洋冈小虎丘山麓,明成化年间建后为倭寇焚毁,天启甲子僧真闻重建,崇祯年间,乡宗伯黄锦御史陈良弼重修后毁。国朝顺治十七年庚子僧得源募建,更观音殿为藏经阁,康熙初迁斥又毁,十九年庚申邑绅杨钟岳帅僧如广募修,知县王岱题额。山门内旧有元帝楼,二十三年甲子,邑诸生郑焞等重修,移神像于藏经阁,改祀文昌。乾隆二十六年申巳僧照赋重修后殿及僧房。 由此可知,两座古寺的记载均涉及到丹砂寺僧如广、知县王岱和邑绅杨钟岳三位关键人物。澄海最古老的寺院资福寺位于三髻山麓,村民俗称“院顶”,建于938年,距今已1079年,原所属田地之多有三十三顷,约合3300亩。如此之多的田地由董坑本村农民是耕种不了的。于是邻近的梅洲、仙门、窖尾、管陇、程洋冈等乡村农民也参与租种,当时资福寺的影响力之大,不言而喻。当时,村与村之间农民长期在资福寺所属的田地辛勤耕种,互相往来,友好相待,关系十分融洽。直到康熙五年朝廷的迁地政策,资福寺被迫拆毁。邻近程洋冈村建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经历了多次毁后重建的丹砂寺,也是在康熙初斥迁中被毁。康熙十九年庚申邑绅杨钟岳支持僧人如广开始募集资金修建丹砂寺。经历了共同命运的两寺寺僧往来甚密,互相关照理所当然。康熙二十二年癸亥程洋冈丹砂寺僧人如广,就呈报“视澄如家,视澄民如子”的知县王岱,由邑绅太史杨钟岳捐资将被拆除的原资福寺重建于董坑村头金沙桥边的金沙古庙后面,俗称为董坑寺。随着时间的推移,董坑寺的香火人气每况愈下而致逐渐荒废,无人问津。民国时期董坑村人旅泰爱国侨领林伯岐(1877—1956)曾在董坑寺原址办过圣彰学校,解放后董坑寺原址曾为尼姑庵、乡公所、生产队、村委会办公场地,后变更为村幼儿园、村老年人协会所在地等用途,清朝重建的资福寺名字就逐渐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因为有了古代程洋冈村民租种资福寺田地种作往来、相处融洽的关系,丹砂寺每年“七月半”举行施孤祭拜活动才有董坑村民参加。久而久之,每年农历七月十五,程洋冈丹砂寺在举行施孤祭拜活动时特地留一两张供桌专门接待董坑村民前来参与祭拜便成为惯例。这既体现了程洋冈丹砂古寺寺僧不忘与资福寺僧同呼吸共命运之情谊,以及对董坑村民的尊重,也反映了两村村民友好往来、和睦相处的纯朴感情。程洋冈丹砂古寺为董坑村民“留桌”的传统做法一直沿袭到新中国成立后“破除迷信”才消失,而这一敦睦乡谊的“留桌”做法却在民间传为佳话。
|
你是本文的第332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7、8、13 作 者: 陈耀贤 文/图
|
|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