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世纪70年代人们的月收入既平均又透明:学徒12至18元(因大集体、小集体和国营的单位不同而异),转正后24至36元;大学刚毕业,本科48.5元,大专约42元;转正后,本科58元,大专约52元;中高级技工,50至75元;工程师,70至120元。当时收入都不高,商品也不丰富,而且大多要凭票供应,旧货商店就成了不可或缺的补充。 旧货商店似乎有着更热闹的人气。旧货商店不一定全部卖旧货,常常有各种处理商品在这些地方发售,实用,实惠,而且免票,深得人们青睐。旧货商店的商品一般为生活用品,包括各种“三转一响”,外观略有瑕疵的套鞋、出口转内销的浴巾、工厂的次品,以及各种稀奇古怪的物品。 旧货商店有大量的电子原件、自行车零配件等供应。在这里可以买到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三极管有硅管矽管,很珍贵的。当时很多人自己拼装收音机,就到旧货商店去淘旧货。因为自行车一票难求,许多人便到旧货商店淘零部件,逐步收集。零件齐备,组装成功,还需要携带旧货商店出具的主要部件的发票去交警队上牌,然后才能上路。组装车比整车大概便宜20至30元,但关键是不用票。也有组装好马上加价就地出售,或者卖到农村,然后再组装,甚至事先接受农村或者外地的“定单”而组装的。 每家旧货商店都挂有大量的旧衣服,现在的年轻人似乎很难想象,怎么敢买旧衣来穿?可是,当时这却是购销两旺的。不少喜欢赶时髦的人会把穿没几次的衣服卖掉,另买新的。当时人们生活虽然清贫,却少现在常见的一些富贵病,因此人们大都不忌讳买旧衣穿。买旧衣的人觉得买旧衣可以省钱省布票,于是皆大欢喜。 由于当时没有自由市场和当铺,人们手头缺钱用了便会将家里值钱的东西拿到旧货商店寄售,卖出后旧货商店收一成的手续费。因此,旧货商店在当时还承担着非银行的金融功能。为了避免被当成“资本主义尾巴”,旧货商店把寄售称为“调剂”。 那时还有一种华侨商店,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华和侨眷,外宾凭外汇(后来是外汇卷),侨眷要凭侨汇卡才能进入。里面供应许多紧俏商品,凭侨汇票购买。在商品短缺的年代,那真是个让人眼馋的地方,平时偶尔一见的单喇叭、双喇叭收录机摆成一列,9寸、12寸甚至14寸电视机摆一排。这些商品的售价比市场的便宜,比如半钢上海牌手表,市面卖80元的,这里是60元。因此,侨汇票本身就有一定的价值。后来,华侨商店的门口就有“黄牛”交易。也正因为这样,人们一般都不会向亲友“要”侨汇票,那岂不等于问人家要钱?因此对于有侨汇票的人家,一般人只有羡慕的份。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