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湾往事 最新 图1张

    汕头湾地处南海东北部,在韩江三角洲之南,榕江和韩江的支汊梅溪的入海口,是潮汐通道型河口湾,两头宽、中间窄,从空中俯瞰,恰似莲藕状。汕头湾南有达濠岛的丘陵,出海口有妈屿、鹿屿双岛为屏障,自然条件良好。汕头开埠后商贸日趋发达,成为粤东最大的商埠,影响所及,除粤东,还远至闽西、赣南。
    过去的汕头湾有着广阔的滩涂,自然条件优越,是鱼虾贝藻生长繁殖的优良场所。明代后期,韩江三角洲继续下伸扩大,嘉靖年间光华埠以南一带,沙脊已露出海面,渔民到这里设栅捕鱼。万历初年,韩江口沙脊已积聚成片,更多的人来此捕鱼,养殖蛤蚶。清初,沙汕坪成为陆地,嘉庆年间,船只聚集者日增。清末的汕头湾非常大,海水充沛,水产资源非常丰富。其时,几乎整个粤东的渔民都来这里打渔。远远望去,汕头湾都是渔船,主要从事拖网、刺网、钓鱼、敲罟及浅海杂渔捕捞。渔船的名称大都根据所从事的作业命名。上世纪20年代之后,汕头埠的繁华与日俱增,汕头湾北面的堤岸越建越长,堤内的建筑物日渐增加。几张汕头美墇相馆1900年代摄制的彩色明信片,清晰可见海湾碧波荡漾,岸上的建筑物白墙红瓦,周围绿树葱郁,一片静谧的海滨风光。
    历史上,汕头号称粤东第一大港,是粤东水陆交通枢纽,货物的重要集散地,不仅有海路与外界相通,还有内河直达潮安、梅州等周边县市,商船云集,水陆交通十分繁忙。当时的轮船抵港后,无法直接停泊在码头边,货物须通过驳船装卸驳运,这种情况下,作为港口交通所需的配套设施栈桥就显得非常重要。栈桥由桥墩、桥台、跳板梁等组成,以前栈桥采用的是木材,桥墩和桥台是支承栈桥上部结构和荷载的构筑物,桥台在栈桥靠岸一端与马路、堤岸、码头相连。汕头港内共有木栈桥6座,属太古公司的有4座,另两座分别为怡和公司和招商局所有。汕头多台风,台风来袭时,濒临海岸的木栈桥首当其冲,每每受到破坏,特别是强台风正面登陆之后,木栈桥几乎全部被毁。上世纪30年代初期,汕头港的贸易达到高峰,所修筑的栈桥也更加牢固。当年的太古洋行是一家老牌英资洋行,1872年在中国设立太古轮船公司,20世纪初,太古洋行的船只和吨位占据在华外国轮船公司的首位。作为华南地区重要港口,太古洋行于19世纪70年代在汕头设立分公司,开办轮船仓库、进出口贸易以及保险业务,经营从东北口岸牛庄运豆饼和大豆到汕头,再从汕头载糖北运。
    现在的人民广场原是一片海滩,海滩的东边高地叫“亚细亚”,西边的高地原是部队驻地,后建成工人文化宫。记忆中,过去的亚细亚,或者就是当年的英荷美孚洋油公司油库所在地。昔年外国进口的东西都称洋货,家用的煤油就叫做洋油。那时候,各地都可看到外国人在中国开设石油公司的油库、油栈。汕头湾是天然的避风港口,有利于停泊转运,于是亚细亚就在现在的市委大院所在地建了一处洋油码头。上世纪50年代以后,这里成了汕头市委大院,直至现在。过去,亚细亚有一座木码头,建造得较早,码头不大,两头的岸边长满水草,蚊虫特别多。从亚细亚码头通过一条小路,就是水警区司令部的大门,门外就是市区的主干道外马路。1956年夏,市政府组织全市机关干部、工人和学生开展义务劳动,搬运沙土填海,于1958年建成人民广场。1964年后砌筑成一道防潮石堤,辟通广场大道与海滨大道相连接,至今这里仍是汕头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填成后的人民广场,集娱乐、休闲、文化于一体,以多功能、多景观、全敞开式营造丰富的空间。东南西三面均辟林带,种植金凤、冬青、木麻黄、五叶兰、大红苑、樟树等灌木,形成广场林带围墙,绿化面积3.5万平方米,西端有工人文化宫和海运客运码头,东西两侧有小型苗圃,北面中央建有主席台。
    过去在石炮台公园南面的海滩,有一个汕头市区唯一的海水游泳场。它的东面是海军部队营房,海面有海军的一个舰艇码头。西面是一个小小的渔船避风塘。游泳场水清沙细,滩面平缓。每当炎炎夏日,这里总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常,市民携妻带子,男女老少涌向海滨泳场,欢乐地享受着夏日难得的清凉。
    汕头湾南面的礐石三面环水,重峦叠嶂。汕头开埠后,这里成为海关、领事馆等涉外机构的主要驻地。1952年春,汕头市政府组织群众绿化礐石山,1956至少1957年间发动数万群众植树造林。这里先后建成5大景区、18个景点和水库、湖泊、亭台、岩洞和旅游服务点等,成为外来游客及广大市民休闲旅游的好去处。礐石地貌属花岗岩丘陵,经长期地质变迁,风化之后形成馒头状石块置于山顶、山腰缓坡地,更多地堆积于山沟凹处,怪石嶙峋,岩洞密布,且由于地质地貌的演变,构成宫鞋石、海狗石、蛤蟆石、醒狮石、鲤鱼石、鸵鸟石、巨石断剑、妙笔生花等千姿百态、似人似物的奇石,并留下许多美丽的传说。
  礐石的海角石林、宫鞋石、海狗守鸡笼三处自然景观在老一辈汕头人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宫鞋石就在今海滨公园的东北角,为海面凸起的一座石山,高达数丈,山巅一巨石上叠一小石,状如宫鞋而得名。鞋状石长约 3米,高和宽各约1.6米。宫鞋石与陆地之间筑有一座没有护栏的石板桥,供游客登上宫鞋石。消失已久的宫鞋石,如今还流传着它的美丽传说:据说,宫鞋石所在地原是一个大瑶池,在明月皎洁之夜,一位仙女到此游玩,被美景所吸引,于是脱下宫鞋,濯足戏水而忘了时辰,忽闻晨鸡报晓,仙女怕犯天规,宫鞋虚穿便急急离去,不料就在仙女腾空之际,一阵海风吹来,把仙女的宫鞋吹落,从此宫鞋留于凡间。
    位于南滨路白花尖附近的海角石林,是国内罕见的海滨石林,属典型的花岗岩地貌海蚀岩类型,由地壳升降运动和长期风化形成。其中有怪石连成一片,因依山傍海和形状如林而得名。从前,这里有一条浅浅的小溪流入港湾,海角石林就分布在其西边的海滩上。海滩有许多砾石,涨潮时,海角石林东北部那些濒海的海蚀石柱石笋,基部皆被海水淹没。上世纪50年代末,礐石风景区的海角石林、宫鞋石一带曾被誉称为“克里米亚半岛”。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处景观受到人为严重破坏。
    海狗守鸡笼石因石填海建设海滨公园而被圈入东湖西南角小池中,是一块高、宽各约3米的天然海蚀石,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经过千万年精心雕琢而成,哈巴狗形状惟妙惟肖。附近有一石洞如鸡笼,旁边一块大石似母鸡,另几块小石头似鸡仔,因此这里就被人们称为“海狗守鸡笼”。

你是本文的第591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7、7、27
作 者: 程一帆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