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祖先除了对天地崇拜之外,对天地相关的自然界及其所产生的种种现象也怀有神秘而崇敬之情,因而也多把它们拟人化来崇拜。潮汕地区也保留了一些自然崇拜的习俗。如旧时惠来县惠城每十年举行一次规模盛大的打火醮,澄海樟林曾建火帝庙、游火帝神,规模壮观。据有关文献记载,清雍正十年(1731),惠来知县裘日菊到任,他见到县城居民多住茅房草屋,经常发生火灾,认为此地背山面海,暴雨之后,滴水无存,属火地。而“丙属火”,因此倡议每逢丙年举行打醮活动。裘日菊调任他处之后,新任知县杨宗秉继任,承继裘日菊的倡议,规定每逢丙年十一月择日举行盛大的打醮活动。这一天,惠城各社各请戏班,一连十天通宵达旦演戏,各铺户均筹办灯屏、祭品,沿街陈列迎神,十分热闹。澄海樟林旧时也常发生火灾。乾隆初年,澄海知县杨天德熟谙风水之道,他视察樟林地理形势后,吩咐民众建火帝庙于街中,并题.“坎离既济”四字匾额。庙建成后,据传火患大为减少,民众以为这是杨太爷的功德,便在庙中增设杨的“长生禄位”与火帝并祀。此后,每年农历二月樟林庆栅行时,也以四台大轿抬杨的“长生禄位”与火帝并游,配以仪仗队,以写上“澄海县正堂”的大红灯笼为前导,虎头牌4对,杀手4名,铜锣13面,威风凛凛,游遍八街六社,十分隆重。远近乡里百姓,多来观看,成为樟林节日。
    据方志记载,古代潮州府县均设有风雨雷电祭坛,官祀风雨雷电诸神。民间也建有祀风伯的风伯庙,祀雷神的雷神庙等。如澄海樟林的风伯庙,是清嘉庆二十四年  (1819)知县尹佩绅集资倡建的,堂匾署“时风若顾”,门联刻:“奕奕成新庙,锵锵俨应门。”该庙的建筑至今仍保存完好。潮安县彩塘镇骊塘乡、饶平县鸿埕大庙和南澳县后宅镇中兴街尚保存有雷神庙,供奉的是《封神演义》中雷府邓天君的塑像。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九日为“雷神生(日)”,前往南澳后宅雷神庙祭拜的人很多。揭阳城区城隍庙隔壁的雷神庙也很有名,现已修复开放。  

你是本文的第1069位读者
来 源: 《潮汕民俗大典》
作 者: 叶春生 林伦伦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