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业勤,号紫峰,是广西桂平县的拔贡生,于清朝乾隆年间曾先后两任揭阳县令,他勤政爱民,廉正不阿,人称“揭阳之包孝肃”。知揭期间最为人称道的一桩政绩,便是拓建榕江书院。

    榕江书院是今提阳一中的前身,创建于乾隆八年(1743年),虽说是当时本地最有声望的书院,但亦仅有室舍26间,且经二十余年的风侵蚀,到乾隆三十二年(1765年)十月刘业勤来任揭阳县令的时候,院宇舍栋梁壁瓦已日渐颓废了。一次,刘令来到书院看到这个情况,感到非常不安,他觉得地方学校“废坠不举有司之职也”,决心对它进行拓建,使之能与揭阳这个文化大县的声望相配衬。当年冬,即拔银子六百余两为该院增建军教学楼一座,计有上下厅房十四间,旁加附屋六间。可惜楼建成不久,他便因为父亲去世,不得不离开揭阳。

    乾隆四十年(1775年)九月,刘业勤再度被任命为揭阳县令,他“窃喜得酬前志”,抵任第二个月即捐养廉银二千两作基金,倡议集资扩建榕江书院,此举得邑绅刘庆传、郑大达、郑新乔、李参等人的热烈响应,“争趋以赞其成”。翌年十月,又募资于书院右方购地建新院,作书院的武部,为武生童肄业之所。至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正月,两院建成,使原来“形制卑陋”的小书院发展成“周遭直三十七丈七尺,衡二十八丈六尺,为舍一百五十五间,庖湢都养所皆备”,并分设文武两部的特大型书院。刘业勤再捐养廉银一千四十两,凑并花边银合两千两,交在城当商当月息补助书院的办学经费。

    刘知县还很注重书院的师资建设。当时书院两部“皆延名师为启迪”,书院的山长还是番禺名进士凌鱼。刘本人也常到院中讲学,引导学生研习经史,探讨义理。邻近的生童纷纷来这里就学,据记载,书院建成的当年,院中便有“肄业生童百十人,附课二百余人”。书院为生童提供膳食,肄业者发给津贴,对优秀的附课生予以奖励,在新院学习的武生童也能得到同样的待遇。当时的新院(武部)也是非常热闹的。两年后,刘业勤还困“新院窄狭,不敷居住,再用银一千三百余两购民居七十间,增建师生宿舍。

    为提高书院的知名度,刘业勤还将构筑于院中的回廊,曲亭、园圃,楼阁等景点定为“八景”,绘成《八景图》,刘与凌鱼、邑进士陈子承等人对八景各有题咏。后来他主持编修《揭阳县志》,还将《榕江书院总图》和《榕江书院八景图》编入《卷首》,八景是:奎楼揽胜,蓬岛听泉,曙院书声,射亭竹韵,方池鳞跃,曲沼荷香,芳庭挹翠,嘉树停云。

    书院扩建期间,孝廉王于水、明经黄述国、进士鲁余村等名流都曾来参观。并有诗作留题。

    

你是本文的第1293位读者
来 源: 选自《揭阳民间故事》
作 者: 许俊亮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