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东里镇人,可以不知镇区有眠床街,但无人不晓樟东路。
    樟东路是上世纪80年代东里镇最早建设的一条商业街。昔年它只是一条连结樟林和东陇的乡间小道。上世纪20年代初,因拆除樟林清代遗留下来的业已坍塌的“石城”而获得大量石材,为给这些堆积如山的规格化石条找出路,经八街六社乡贤协商,决定将这些石条用以改建南社港和樟东路。这是樟东路的第一次改建,虽然路面拓宽了,但其功能未变,仍是村间通道。
    那一回樟东路的改建工程历时多久我至今尚找不到确凿史料,但它改建后的模样我却记忆犹新。印象里,昔年的樟东路宽约5米,两旁种着高大的合欢树。路的中心铺设着一层两米余宽的水泥路面。樟东路北起樟林德和里,南止于东陇闸门口,全长约1.5公里。除了半路西侧有一个名叫月窟的小村庄外,其余地方,不是池塘就是农田,一派郊野景象。上世纪40年代后期,有黄包车往返于樟东路南北。在东陇闸门外和樟林德和里前,经常可见到三五辆停放在路边待客的黄包车。这些黄包车车夫通常头戴破毡帽,腰束浴布,脚着草鞋,一个个被亚热带的阳光晒得黑不溜秋。每有客人坐车,车夫便笑脸相迎,待客人坐稳,拉起黄包车,一路小跑开来。黄包车通常出现在昔年的都市里,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小镇樟东路居然也出现黄包车,显然是一种城市化之举。现在想来,这该是曾经辉煌过的樟林古港子民不甘被时代淘汰的表态吧?!
    白天的樟东路景色尚好,可一到夜里,它就漆黑一片。黑暗,容易使人产生不安全感,特别是风雨交加和朔风劲吹之夜,樟东路就显得极为阴森。万不得已,人们不愿夜闯樟东路。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我所在的工厂每逢加夜班,家在樟林的女工下班时都得派人护送她们回家。那个时候,苏北中学因原有校舍容量不足,已在樟东路东面一处叫“尾园”的荒沙埔建了几座新教室。因为尾园新校区还未配置师生宿舍,上夜自修后返回苏北老校区的学生得经过黑灯瞎火的樟东路,这给他们带来很大的不便。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东里这个“省尾国角”的小镇也迎来脱胎换骨的蜕变。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樟东路两旁彩旗飘扬,人头攒动,樟东路改建工程正式开工了!樟东路改造工程,凝聚着樟东五六万民众和众多樟东籍海外赤子之心。侨居海外的侨胞和港澳同胞不但出谋献策,还慷慨解囊。在当年,家乡每一项民心工程,从兴建学堂到建桥修路,都得到他们鼎力资助,其功不可没也!
    经过建设者们数月的努力,一条宽12米,长1500余米的全新樟东路便出现在乡亲们眼前!这是当年东里最长也是最宽阔的马路。老百姓都叫它“大路”。“大路”,便成为樟东路别名,一直沿袭至今。
    道路修通之后,道路两旁的楼房便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紧接着,路灯安装了,绿化树也栽上了。樟东路好比一条江河,招来百舸争流;樟东路又好比一棵大树,引来百凤筑巢。烟茶酒、服装百货以及各种风味小吃摊档相继落户樟东路,随着人气日旺,东里第一家烫发店、第一家电脑专卖店、第一家古董铺、第一家观赏鱼专卖店等等这些折射着时代特色的行业也选择樟东路为它们的落脚点。樟东路,成为领导东里消费潮流的一面旗帜,也是东里镇最靓丽的一张名片。
    入夜的樟东路,路灯与霓虹灯交辉相映,谁家的兰花开了,阵阵幽香飘逸在空气中,街上人来人往,南腔北调和谐相处。时装店永远是少女们最喜欢光顾的地方,而“大台北”冷饮店在夏日里经常门庭若市,食客如云……
    樟东路的繁荣带活了一方经济。不少借着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和敢为人先的勇气而获得丰厚回报的老板和大款们,纷纷在樟东路置业拓产。星星幼儿园附近一带,聚集着不少别具风格的高楼大厦和园林别墅,是东里最美的地方之一。
    如今,樟东路虽不再是东里最宽最长,甚至也不是最美的一条街,但她特有的文化底蕴和经济魅力仍在,在百姓的心目中,它仍然是领导东里经济发展潮流的“大路”!

你是本文的第546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6、12、8
作 者: 陈为峰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