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汕头经济特区因侨而立,因侨而兴,但很多人不知道,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汕头曾经有过一个“侨”字号学校——汕头市华侨小学。那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适应海内外侨胞的需要而兴办的一所特色学校。她是新中国成立后潮汕地区第一所由海外华侨及归侨侨眷捐资兴办的小学。在1955年至1974年19年的办学历程中,它先后培养了17届共2500多名毕业生,为国家的建设事业输送了一大批人才。2016年11月12日,汕头华侨小学校友会第一次回到母校原址——现汕头市第十二中学举行座谈会,老师同学相见不胜喜悦,翻阅一张张老照片和毕业证书等老资料,大家感慨万千,沉浸在对往事的无尽追忆中。 1955年金秋汕头市华侨小学诞生 汕头市归国华侨联合会顾问、汕头市侨联华侨小学校友会的张泰生先生介绍,20世纪50年代初期,新中国刚成立不久,祖国的成就和发展形势鼓舞着广大海外华侨。许多爱国华侨离开生活较为优越的侨居地,携带家眷,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在汕头市,来自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的归侨及子女日渐增多。有些仍在海外的侨胞也将子女送回国内读书。由于归侨子女及刚回国的华侨学生在生活习惯及文化程度等方面与国内同龄学生差别较大,入学就读比较困难。因此,许多归侨、侨眷迫切希望汕头市能够筹办一所专门招收华侨子弟的小学。 1954年4月,汕头市侨联召开第四次代表大会,会议决定当年10月筹办汕头市华侨小学。这一决定得到中共汕头市委及市人委(市政府)的重视和各有关部门的支持。海内外侨胞也热情帮助,在省侨委任职的侨界知名人士蚁美厚先生捐款10000元,本市三位归侨、侨眷捐款15000元,总共25000元作为当时侨小的开办经费。 1955年夏秋之际,校董会租用外马路“三牧楼”后面一座两层的旧楼房作为临时校舍,聘请陈赞庭(陈丁)先生为侨小主要负责人,聘请林素贞等7位教师及一位工友为侨小的教职员,正式招生300人,设6个班,其中一年级3个班,二、三、四年级各1个班。1955年9月12日,汕头市华侨小学正式开学。 1957年11月华侨小学新校舍落成 汕头侨小成立的消息传到海外后,很多旅居海外的侨胞纷纷把子女送回汕头就读侨小。由于侨小租用的校舍楼房破旧,隔音不好,相邻班级教师讲课时声音总互相干扰,学生文体活动的地方也仅有一小块竹篷遮顶的空地,面积不到200平方米。很多归侨侨眷、海外侨胞及学生家长通过各种渠道反映意见和建议,迫切要求市侨联能筹建华侨小学新校舍。 1956年2月18日,市侨联向汕头市人民委员会呈送了《关于筹建汕头市华侨小学新校舍》的请示报告,要求拨给“外马路右旁涂坪旷地,面积八亩作为建筑新校舍地址”。当年9月底,市人民委员会同意首期征用涂坪土地2205平方米,拨给市侨联用以安排华侨小学新校舍和侨联会新会址。这样,新校舍终于在1956年10月3日破土动工。在筹办华侨小学及兴建新校舍的过程中,许多海内外侨胞纷纷解囊支持。经张泰生搜寻所存资料显示,自1954年10月至1957年8月期间,总共收到捐款17万多元,捐款人遍及泰国、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老挝等国家的潮籍华侨及国内归侨、侨眷。 1957年11月6日,市侨联举行了华侨小学新校舍和侨联新会址落成典礼。竣工后的华侨小学新校舍有教学楼两座,是红砖外墙混合结构的两层楼房,共有教室及办公用房16间。这两座教学大楼之间相距十多米,中间地带除植树绿化外,还有学校的墙报栏。后来为了增加教室,又在两座主楼附近加盖了有4间小教室的平房校舍。 华侨小学乔迁新址面貌一新,这也成为当时教育界的一件大喜事。新校址与刚落成使用的汕头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大楼紧紧相邻,布局连成一体,仅隔一道墙。市侨联大楼上方的招牌大字“汕头市归国华侨联合会”由廖仲恺的夫人何香凝(时任中侨委主任)亲笔题写。侨联大院内有当时汕头市屈指可数的新颖优雅的花园,种有名贵的树木花卉。每周周末侨联礼堂内还不时举办联欢舞会,侨小学生课余也可进入花园里读书及休闲。 1974年华侨小学完成历史使命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形势的改变,1957年秋季,汕头市华侨小学扩大招生,成为一所拥有一至六年级,共14个班,720多名学生的完全小学。 1958年,汕头侨小办起了两个初中班。中侨委主任何香凝为其题写的“汕头市华侨初级中学”校名,被制成牌匾,挂在三牧楼巷口上方。但初中班只维持了一年半,至1960年初,即初二级的第一学期结束放寒假时,市教育局通知撤销初中班,学生分流到汕头三中、四中等学校。这两个初中班虽然停办了,但也可以视为后来(1962年)正式成立的“汕头市华侨中学”的雏形和预演。 1962年9月,汕头市华侨小学办起了中学部,学校“一分为二”,改名为“汕头市华侨中学”(简称“市侨”)及“汕头市华侨中学附属小学”(简称“侨中附小”)。当年,“市侨”开始招收初一和高一;以后逐年自然递升,至1964年9月,从初中一年至高中三年6个级全部配齐。1963年,“侨中附小”迁往利安路南段,原有的校舍则留给“市侨”使用。“市侨”及“附小”两所学校齐驱并进,继续接受市侨联的领导,密不可分。 1966年“文革”开始后,侨联被迫停止活动,华侨中学及其附属小学由教育部门接管,“市侨”改名“汕头市红卫中学”,“附属小学”相应改名为“汕头市红卫小学”。 1969年,红卫中学由市教育局统一纳入全市的中学编排序列,改名为“汕头市第十二中学”。1974年,红卫小学改办成“利安路小学”,至此,作为“侨”字号学校的“汕头市华侨小学”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但是,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由侨小派生出来的“汕头市华侨中学”,在改名为“汕头市第十二中学”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不断扩大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如今,十二中仍将汕头市华侨小学列为该校的前身,十二中的校史从华侨小学新址落成使用时的1957年算起。华侨小学的办学理念和优良传统在十二中一直传承下来。
|
你是本文的第348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6、11、21 作 者: 曾漫路
|
|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