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锡渠抗战活动回眸 最新 图1张

    余锡渠(1917-1968),别名老李,笔名莫忘本、应思源、常学耕,澄海莲上镇永平乡(今属永新村)人。20世纪30年代参加革命,历任澄海县长、汕头专署副专员等职。1968年在广州受迫害致死。抗日战争时期,余锡渠在永平乡艰难的环境中坚持革命斗争,保护群众的利益,使革命活动阵地不断巩固,为民族独立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变“闲间”为教育阵地
    抗日战争爆发后,余锡渠积极投身抗日救国行列,于1938年秋参加了第九区民众抗日自卫团分队教导队的训练。1939年担任中共永平乡党支部书记、总支书记。余锡渠所担负的工作区域,处在一个敌伪、反动豪绅、特务汉奸以及土匪等各路政治势力活动猖獗的地方,是一个从国统区向缓冲区、敌占区变化的地区。中共党组织的活动也经历了从公开的、半公开的、秘密的,到完全隐蔽的急剧转变。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余锡渠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巧妙地同各种反动势力作斗争。
    针对变化无穷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势,余锡渠带领永平支部从实际出发,抓住群众切身需求,处处讲究斗争策略。在潮汕农村每个村寨,都有老百姓自然形成的农闲时常在一起谈天憩息的房子寮舍,人们称为“闲间”。余锡渠运用组织民间“闲间”——“福德祠”的方式,联合全乡17个“闲间”,团结教育广大群众,不露锋芒地进行隐蔽斗争。
    面对既官又盗,既同情抗日又怕损耗实力、既同国民党当局勾结又怕实力被吃掉的余福坤土匪武装,余锡渠进行机智的周旋,粉碎了他们在永平乡设特务点活动的阴谋。此外,他还以保卫家乡为由,从余福坤手里弄到枪支,建立农民武装队伍,参加抗日游击活动。
    组织全乡农民联合守洲
    由于战争破坏,农业生产出现灾荒。澄城沦陷后,莲阳到处出现抢劫,社会治安十分混乱,农作物尚未成熟便被偷劫,迫使许多农民稻谷只七成熟就抢割,番薯只种了两个多月就挖,损失严重,人心忧忡。1942年,余锡渠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和其他的几个党员商量后便提出组织全乡农民联合守洲,并征得乡长余泽如的同意和支持。是年冬,永平守洲委员会成立,委员会由全乡上中下三个股每股推选三个“闲间”派人担任,主任是余锡渠。守洲经费按田亩平均负担,田主出钱,佃户出人,在内洲三个路口搭寮镇守。自此,农作物再也无人敢偷了。
    1943年春,潮汕大旱,赤地千里,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大灾年。当时永平乡的2000多亩稻田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龟裂。在这紧急情形下,余锡渠挺身而出,提出联合全乡,开展抗旱斗争,深挖沟渠,规划挖渠位置,新开东洲堤外的引水沟,启用“龙舌涵”,引进韩江水进行灌溉。余锡渠请了几位有经验的老农当参谋,自己动手测量水位,指挥全乡1000多名农民参加这场战斗,经过三个回合的奋战,终于把韩江水引进内泽沟渠,抢救了全乡旱园作物和部分水稻。
    发起“读书会”团结青年
   &p;1943年冬天,日军占领苏南,余锡渠历尽千辛万苦,领导着苏南的武装小组,采用各种斗争形式,进行生产和生活斗争,团结教育了一大批农民群众和进步青年,使武装队伍不断壮大,成为潮、澄、饶地下武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永平乡也成为地下武装活动基地之一。
    革命斗争中,余锡渠还根据各人不同的情况,分配其不同的任务。1944年冬,在永平乡由余锡渠吸收参加抗日游击小组的有几个学生出身的人,他就根据这几个学生各人的特点、经历、家庭社会关系等情况分配他们的工作,有的安排做永平乡上层人物的统战工作,了解敌情社情,作为党和游击队决策的参考,掩护党和游击队的活动;有的则分配去搞团结青少年学生和待业青年的工作,发起组织黑涛读书会,团结永平乡的青少年学生,进行抗日救国的进步活动,配合了党和游击队的革命斗争。

你是本文的第453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5、10、26
作 者: 黄素龙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