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阳历代知县中,清朝的唐文藻是比较特殊的一个,他于清嘉庆十年(1806年)上任,3年后离任;清嘉庆十九年(1815年)再度任潮阳知县,是一位两任潮阳知县的官员。由于他善纳民意,知县做得一任比一任有政绩。
    唐文藻,新建人。他来潮阳任知县,亷洁自律,施行仁政德政,一心想做个好官。他曾写下《莲峰吊文陆诸公》诗:
    风卷黄沙落照残,孤忠未觉流世难。
    江翻海倒生无术,尽义成仁死便安。
    一息尚存图报切,毕生隨分置身宽。
    至今无限英雄泪,洒问长空泣暮寒。
    他通过凭吊文天祥、陆秀夫表达自己忠君爱国情怀。他重视教育,经常到书院学舍,对学子诲人不倦;重视农业生产,到农村深入农家,指导种植。对僻壤荒地,以免赋稅奖励农家开垦;对社会治安,他实行教化为主,宣传各人应遵守法纪,即使捕到盗顽者,也不作刑罚,说服教育后当堂释放。嘉庆十二年他见北门城楼有坍塌危险,即自捐俸禄银修建;又见太平门马路崎岖不平,也即捐俸禄银修理铺好。
    3年后唐文藻离任,他想几年来做了这么多好事,虽未达到立德政碑,城中父老一定会挽留攀辕送行的。相传他带着简单行囊出衙门时,一路萧疏,竟然没有人来送行,而是远远地看他上路。唐文藻感到十分委屈,忙问路旁老者,说道:“我来潮阳三年,不敢贪赃一两银子,生活节俭自奉,競競业业为官,为何百姓这么冷落我,没有一人来送行?”老者捋须徐徐回答:“大人洁身自律,夙兴夜寐大家都知道,但就此一点就不能算是一个好官。你看治安现在这么不稳定,离不开大人的职责。”唐文藻忙说:“对于那些犯法者我不是苦口婆心地教育吗?”老者说:“对于作奸犯科屡教不改者,你按典刑罚严加惩治过么?没有。正是你这么轻纵,坏人才敢兴风作浪,治安才会不稳定,百姓才对你有意见。”一番话说得唐文藻口服心服,明白自己是违背民意,才会受此冷落,以后为官一定要吸取教训。
    6年后,唐文藻再度任潮阳知县,他以上一任失败教训为诫,善纳民意,对于那些作奸犯科屡教不改者,按律典给予刑罚,于是治安形势好转了,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他继续发扬亷政勤政精神,为百姓办实事好事,其中最突出的一件是续建文光塔。文光塔,旧称千佛塔,宋咸淳二年道人赵汝篪创建,明崇祯八年知县漆嘉祉重建。兴工之夕有光互空如日星上下,都以为是人文昌盛之兆,邑人吴仕训改塔名为文光塔。清康熙二十八年雷震塔圮,知县支森重建,可惜只建了两层便停下来。唐文藻再度上任之后,士绅百姓都反映潮阳是船地,文光塔是船桅,文光塔是潮阳地标,应当尽快续建。唐文藻采纳民意,联合郑世兰、洪遇春、马韶华、郑科斌等一批士绅,于嘉庆二十年将塔续建成,以后文光塔至今仍保存其建制。唐文藻还用楷书为文光塔题门匾并题撰塔门联为“千秋文笔振金石,百丈光芒照斗牛”,现联仍保存于塔门,焕发光彩! 唐文藻还应莘莘学子要求,拓建了书院号舍。《潮阳县志》久年失修,唐文藻认为修志很重要,因“修邑志有关风气裨益”,“重孝悌而民知人伦矣,表扬贞节而民修帷薄矣,兴廉让举义行而民知所取矣,且通考人物以昭其盛也!博览文艺以懂其学也,记载名胜以大其观也,典章礼乐祀事孔明,山川扼要守望相助而后可渐期于移风易俗还朴归淳!”,而他自己来潮阳多年情况熟悉,便主持重修, “择端方有才能”共修成《潮阳县志》, 史称《唐志》。

你是本文的第367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6、1、3
作 者: 陈创义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