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建国初期,潮汕地区在农业生产方面就有许多可圈可点的事迹,也有多位农民成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潮阳关埠的刘赛烈就是其中一位。 刘赛烈的一生,平凡而实在,但他却一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农科研究而奋斗。 自古以来,潮汕地区的农业生产就有精耕细作的传统,并享有“潮汕绣花式农业”的美誉。在建国初期,潮汕地区在农业生产方面就有许多可圈可点的事迹,也有多位农民成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潮阳关埠的刘赛烈就是其中一位。 刘赛烈,1921年8月4日(农历七月初一)生于潮阳区关埠镇桥东村的一个农民家庭,早年父母双亡,因生活贫困只念了3年书便辍学当放牛娃,尔后又跟胞兄向地主佃耕两亩溪边水田耕作,但沉重的田租还是让他们食不果腹。为了糊口,刘赛烈在各项农事活动中狠下功夫,很早就学会了一整套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本领。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刘赛烈的家里分到了田地,这让他更加倾心在土地上勤耕力作。1951年,刘赛烈大胆采用了华南农学院提供的、在当地尚未有人种过的水稻良种“南特16号”,当时好多人对他的做法甚是怀疑。是年,他在自己的土地上辛勤耕耘,认真管理,合理施肥。当年经政府农业部门的验收,夏季和秋季水稻亩产分别为349公斤和400.5公斤,创双季稻平均亩产749.5公斤的高产纪录,因比当地亩产高出一倍而轰动全国,刘赛烈也因此荣获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水稻丰产模范”的称号,而水稻良种“南特16号”也得以在潮汕各地农村推广种植。 1952年,刘赛烈在村里率先组织互助组,同年以全国水稻丰产模范的身份赴京参加国庆大典,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54年,党中央制定了总路线,号召农民走集体化道路,刘赛烈便带领桥东村农民组织了桥东农业合作社,并当选为该社主任。同年,刘赛烈加入中国共产党,还当选为广东省首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至1966年连任三届。1955年,刘赛烈的农业社因水稻亩产比入社前和当地分别增产20%和35%的佳绩,获国家农业部的集体增产模范奖,他本人被国家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956年,越南领导人胡志明向中国政府提出请求,派专家到越南指导农业生产。这一年,刘赛烈作为中国农业专家,被派往越南考察并指导农业生产。在越南的一年多时间里,刘赛烈深入田头,通过翻译详细询问当地的农业生产情况,并提出自己的见解,着重指出其耕作粗放,水利失修,导致产量不高的症结,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智慧和传授丰产的经验,受到越南政府的表彰和当地农民的赞扬。 刘赛烈回国后,于1958年被提拔为潮阳县红星人民公社(今属汕头市潮阳区关埠镇)副社长,分管农业生产工作,继续参与农业生产实践,研究栽培技术。当时,潮阳灶浦(今与金玉镇合并为金灶镇)东仓村农民洪春利,刚刚培育成水稻新良种“矮脚南特”,刘赛烈立即在全公社推广,并提出合理密植,广施土杂肥和有机肥,科学排灌等方法,在全公社掀起科学种植水稻的热潮,使水稻产量逐年提高。1963年,刘赛烈的试验田获得双季稻亩产1034.3公斤的全国水稻单产最高纪录,他也被泰国和港澳地区的中文报纸赞为“两脚沾满牛粪的农业专家”。 1965年,刘赛烈被华南农学院聘任为工农兵讲师,兼该院试验场场长。“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刘赛烈被划为“走资派”而被停职,加之看不惯群众组织之间的相互攻讦,于1968年回到关埠公社。刘赛烈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华南农学院的工农兵讲师和该院试验场场长而趾高气扬,而是听从关埠公社革委会的安排,毫不计较地担任关埠公社农科站主任,重新在自己熟悉的土地上干起了农科研究的老本行;同时他还被推选为中共桥东大队支部委员。 1973年,刘赛烈再往华南农学院工作。1976年8月23日,刘赛烈因病于华南农学院逝世,终年56岁。 纵观刘赛烈的一生,平凡而实在。他一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农科研究而奋斗,并将其智慧与汗水溶入田地里,使水稻亩产得以逐年提高,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全国农业劳动模范。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