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被誉为“中国石油之父”的侯祥麟是地地道道的汕头人,他于1912年4月4日出生于汕头福音医院(今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1919年,侯祥麟入读汕头崎碌小学。少年侯祥麟求知欲强,成绩十分优异,从小学时期就立下报效祖国的志向。14岁那年,因时局等原因,侯祥麟离开了汕头到上海上初中,从此踏上了寻求科学真理,立志报效祖国的道路。1931年,侯祥麟考取了燕京大学化学系。1935年毕业后历任上海中央研究院化学所研究实习员、重庆西南运输处炼油厂副工程师等职务。1945年赴美国留学,先在卡内基理工学院当研究生,后获该院化学工程博士学位。1949年任麻省理工学院燃料研究室副研究员。1950年学成回到新中国的怀抱。其后历任清华大学教授,石油工业部生产技术司副司长、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院长、副部长,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技术经济顾问委员会首席顾问,中国石油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石油工业部科技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委员。2008年12月8日,侯老于北京逝世,享年96岁。 两任总理付以重托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先后被两任总理委以重任的科学家并不多见。然而,有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就获得此殊荣,他就是侯祥麟。 1957年,中央政府着手制定《1956年—1967年国家科技发展规划》,侯祥麟是主要参与者之一。这是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奠基性工程,作为其中石油项目的完成者之一,侯祥麟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被委以重任。 2003年5月25日,温家宝总理亲自登门拜访时年已91岁高龄的侯祥麟,请侯老“挂帅出征”,主持“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为了中国油气资源的未来发展,为了国家的战略需要,侯祥麟不顾高龄,毅然应允,为我国石油化工事业贡献余热和光芒。 为国炼油付出心血 说起侯祥麟与石油、炼油的缘分,最早始于抗日斗争时期。1940年,在抗战最危急的时期,中国军队最急需、最短缺的就是油料,侯祥麟在重庆和燕京大学两位同学一起,从就地取材的桐油和菜籽油里,每天为战车炼出一两千公斤宝贵的汽油和柴油,有力地支援了抗战前线。1945年,受周恩来同志的委派,侯祥麟和一批我党的技术骨干一起远渡重洋,出国深造。1950年5月,38岁的侯祥麟回国。此后,他以惊人的勤奋和忘我的工作精神奋斗在科技第一线。他的那句“8小时出不了科学家”的话,后来成为许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座右铭,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试产的航空油料在地面试验和空中试飞时均出现喷气发动机火焰筒严重烧蚀问题,无法投入使用,导致油料严重缺乏,直接威胁着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侯祥麟记得,那时石油部部长余秋里每次见到他几乎都要问航空煤油的研制情况。余部长曾对他们说过:“搞不出航空煤油来,我们过天安门都得低着头啊!” 为了新中国的石油化工事业不受制于外国,侯祥麟带着百余名科技人员,夜以继日地进行研究、试验,终于找到了火焰筒烧蚀的原因,攻克了这个难关。1961年,在侯祥麟带领下的科技团队,为我国自己炼制出了合格的航空煤油,并于1962年正式供应民航和空军。1962年10月,侯祥麟又组织研究开发被时人称为“五朵金花”的“流化催化裂化”等5项炼油新工艺技术,并于1965年全部研发成功。在1963年12月的人代会上,周恩来总理自豪地向世界宣布:中国人民使用“洋油”的时代即将一去不复返了。 但侯祥麟并不满足既有成绩,继“五朵金花”之后,“催化裂解”等4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技术又横空出世,被再次誉为上世纪80年代新的“四朵金花”。 新中国永远不会忘记,在威武的“战鹰”展翅翱翔时,在罗布泊上空升起的第一朵蘑菇云里,在第一颗导弹发射成功的呼啸声中,在遨游太空的人造卫星之上,无不凝结着侯祥麟与战友们的心血和汗水。“科学家的真正快乐,在于创新与奉献。”这是侯祥麟常挂在嘴边的话。 心系桑梓寄望殷殷 “一生中走过的地方实在太多,对许多地方的记忆已经淡薄了,唯有家乡永远在我心中,历久而弥新。”这就是一代石油巨子侯祥麟的故乡情。多少年来,汕头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都深藏于侯老心中。“每次回乡看到的每一个变化都让我特别高兴。” 侯祥麟时刻牵挂着汕头的发展建设。1954年,侯祥麟在北京工作的时候,为了家乡的公益事业,他把母亲留给他的镇园和一座花园住宅无偿捐赠给汕头市政府。当时市政府在接收到侯祥麟的捐赠后,将镇园首层改为市抽纱公司的商店,二层作为抽纱公司的办公室。1983年,侯祥麟回到汕头,市委招待他的地点恰好就是在镇园。当时市委有关负责同志询问侯老对房子的处理有什么意见,是不是要回收?侯老坚决地说,将房子捐赠给汕头市政府,是永远不会收回的。 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政府在落实政策时又归还了侯家的另一处祖屋,侯祥麟说服亲属把这些祖屋捐给家乡办教育。侯祥麟的父亲曾任汕头市聿怀中学第一任校董会的董事长。1997年初,学校拟建综合楼,需拆掉以其名字命名的小礼堂“乙初堂”。校负责人专门打电话征求侯老意见。他一听马上表态:一切以学校的利益和需要为重,你们拆吧。侯老就是这样时刻关心家乡的发展。 1989年,他受聘为汕头经济特区顾问,更是时时为汕头特区建设事业的发展出谋献策、殚精竭虑。
|
你是本文的第580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日报”2015、6、21 作 者: 黄浩瀚
|
|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