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擎抗日旗帜的“汕青抗” 最新 图1张

    1937年8月13日,汕头青年救亡同志会召开成立大会,通过了章程和宣言,确定了“动员民众、组织民众、武装民众、保卫潮汕和保卫祖国”的任务;提出“一切不愿做亡国奴的人们,一致抗日”,“拥护政府和军队抗战”等口号。1938年1月,潮汕各县市青年救亡同志会改称为汕头青年抗敌同志会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潮汕地区中共党组织几乎被破坏殆尽,革命处于低潮。1936年10月,李平受中共南方临时工作委员会的派遣,回潮汕恢复重建党组织。李平到汕头后,他先秘密建立 “华南抗日义勇军”,并在这基础上发展党员,成立支部。1937年6月组建了中共汕头市工作委员会。领导了由原来一些进步青年或失去联系的党、团员建立的读书会、新文学研究会、岭东小学教师救国会、文艺座谈会等群众性救亡团体。由于当时国民党反动派不允许人民抗日,所以有些群众组织不得不采取秘密或半公开的方式进行活动。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全国政治气氛有所松动。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1937年五六月间,中共南临工委指出:应迅速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特别是对国民党军队的统战工作,把秘密的抗日团体转变为统一的公开合法团体。中共汕头市工委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准备成立一个全市性的公开的抗日组织“汕头青年救亡同志会”。派出曾应之、陈光、王勖以“救国会”名义,通过当地驻军155师政训处进步军官上尉政训员张其光(张1939年加入中共)的关系,得到该师师长李汉魂对抗日救亡工作的支持。同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再次扩大战火,发动了卢沟桥战事,“卢沟桥事变”激起全国人民的义愤。汕头青年纷纷起来示威游行,抗议日本帝国主义暴行。市工委书记李平抓住这一时机,加快组织“汕青救会”的步伐。通过进步新闻工作者、汕头《星华日报》主笔张问强,与国民党汕头市党部特派员林伟民和汕头市长何彤(原155师旅长)建立统战关系,为筹建“青救会”铺平道路。8月8日,市工委派文化支部党支书陈光,以汕头文艺座谈会负责人身份,召集党所掌握和有影响的抗日救亡团体代表30多人,筹备成立“汕青救会”。张其光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会上推举陈光起草《汕头青年救亡同志会章程》;要张问强负责向国民党汕头市党部办理备案手续。决定8月13日举行成立大会。会后各界青年纷纷报名参加,连国民党汕头市一些党、政机关职员,也不顾反共顽固派陈特向的阻挠,报名入会,充分反映了群众抗日的情绪。
    1937年8月13日,汕头青年救亡同志会成立大会,有意识地选择在同益西巷国民党市党部的礼堂举行。参加大会的有学生、教师、文化工作者,还有工人、职员等各界青年约200多人。大会主席张问强、市党部特派员林伟民及155师政训处代表张其光、刘岐山也出席了会议。大会通过了“汕青救会”的章程和宣言,确定了“动员民众、组织民众、武装民众、保卫潮汕和保卫祖国”的任务;响亮地提出“一切不愿做亡国奴的人们,一致抗日”,“拥护政府和军队抗战”等口号。大会选举了陈光、张问强、饶华、方东平、王亚夫、周礼平、王勖、张望等人为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张其光为汕青救会指导员。中共汕头市工委指派宣传部长曾应之负责指导青救会工作。并在其中秘密成立党支部,陈光为党支书。
    汕青救会理事会下设总务、组织、群运、宣传、军训等部。陈光为总务主任,负责处理青救会日常事务。宣传部下设演讲组、出版组、歌剧组。军训部下设救护组、防护组、义勇组,其它各部也有相应组织。汕青救大会后,各部(组)紧张地工作起来。出版组拟出各种标语、口号、漫画,出版了《救亡呼声》刊物。歌剧组学教抗日歌曲和潮汕救亡歌谣,排演街头剧。演讲组预备抗日救亡宣讲材料和防空、防毒知识资料。救护组聘请医务人员传授急救技术。义勇组组织义勇队进行军训,随时准备抗敌肃奸。没过几天,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型汕青救宣传队,便以矫健的步伐和鲜明的旗帜,出现在汕头市各个角落,醒目的漫画、标语张贴在街头巷尾,激动人心的救亡歌曲,响彻市区上空。他们时而集中于小公园演街头剧,时而分散到码头、车站人群集中的地方讲抗战形势。清晨有“晨呼队”在马路高呼抗日口号;午间有义勇队在中山公园操练;夜晚有读报组在南生公司播音室,播讲抗日前线新闻和国内外时事。他们大声疾呼,唤起汕头广大市民对日寇的仇恨,对民族危机的忧虑,对抗日救国的高昂情绪。
    9月上旬,汕头的救亡工作局面打开以后,市工委决定将工作重心转向各县,帮助和推动各县建立青救会。为此,汕青救会不失时机地应155师关于协助部队做群众工作的要求,迅速组织工作队到各县去。9月23日汕青救155师随军工作队成立,该队在半年时间里走遍潮安、澄海、饶平、揭阳、潮阳、普宁、惠来、海丰、陆丰和南山管理局等地城乡,广泛地开展抗日宣传,使穷乡僻壤的民众感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同时排除反共顽固派的阻挠,帮助各县爱国青年成立青救会,除南澳县外,都成立青救会组织。1938年1月,潮汕各县市(局)的青年救亡同志会,改称为汕头青年抗敌同志会。由于抗日救亡运动深入人心,各县青抗会要求成立“青抗总会”,统一步伐加快发展,1938年成立了“岭东青年抗敌同志会通讯处”,出版《抗敌导报》联络指导各县青年抗敌运动。1940年4月前后,在蒋介石发起的反共高潮中,潮汕各地青抗会,相继被迫解散,完成了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你是本文的第580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5、7、3
作 者: 秦梓高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