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咸草塭”到“月眉坞”再到“中央公园”——中山公园那些事 最新 图1张

    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位于老市区的中山公园是汕头市唯一的公园。公园总面积20.18公顷,其中玉鉴湖的面积达3.6公顷。公园四面环水,汕头的主要河流韩江在公园北面,其他三边是人工河道,公园以三座桥梁和市区连接。公园内的九曲桥、中山牌坊、假山被称为“园中三绝”。早在上世纪30年代初,“中园晚棹”就已被列入汕头八景之一, 1933年出版的《汕头指南》一书中,对“中园晚棹”作了介绍:中山公园旧为月眉湖,居市区中心,地广数百亩,花树扶疏,风景甚胜,周以水。当春夏季,夕阳已坠,电炬初明,游人多放舟其间,轻歌缓櫂,舞柳生风,祛暑涤尘,乐无过此者。
    尽管自小就对中山公园留下深刻的好感,但对中山公园的历史,知道的并不多,所有的知识全都来自地方媒体的报道。最近,经与年过七旬的方书沐先生交流,使我对中山公园有了更深的了解。
    那是在一次边喝茶边闲聊中,欣悉方先生是筹建中山公园委员会执行委员方云友的长孙,我一下子就来了精神,赶紧“打破砂锅纹(问)到底”。交谈中,方先生吿诉我,他一家早年就住在中山公园对面马路一处私家花园中,因祖父曾参与公园的筹建,家中留有很多与公园有关的图纸及文书。祖父去世后,父亲又时常说起公园的往事,所以他对公园的来历非常了解。遗憾的是因多次搬家,有关公园的资料早已不见踪影。我非常渴望他能多讲公园方面的事,就有意说起现在地方报纸或电视节目中对中山公园的介绍,方先生认为“基本可信,但不够全面,一些细节还值得商榷。”随后就引发了方先生的一段回忆。
    在谈到祖父方云友时,方先生说:“我祖籍是普宁洪阳,祖父方云友,清末中过进士,曾担任过汕头商会主理、太古南记股东,后来又是筹建中山公园委员会的负责人之一,1930年去世……当时设在家中的祖父牌位上写有一行字,我还能念出来——出兵大埔、誉满长街、汕头商会、拥为主办……”对于“方云友是否是筹建中山公园委员会的负责人之一”,我后来还真在曾旭波先生撰写的《几帧老照片,一段建园史》文章中找到了印证。曾文中写到:“……筹建中山公园委员会最初的35位执行委员是:陈国渠(去任后由许锡清接代)、吴小枚、方云友、林忠俊、马俊民、郭应木、李鸣初、林修雍、林桂园、尤永增(1929年9月辞职由方文灿接代)、徐孟远、李照侬、陈玉潜、张我东(1929年11月辞职,由黄固接代)、林子明、游剑池、林玺新、林俊峰、徐子青、林玉书、张元章、郭华堂、许宛如、杨善培、周子章、郭仲眉、陈坚夫、钟少岩、陈少文、李景韩、高伯昂、陈秀生、杜观因、陈子彬、张淑楷。为了方便日常事务工作,在执行委员会成员中,又选出9位委员成立常务委员会,他们是:许锡清(市长)、方文灿、方云友、林忠俊、马俊民、郭应木、李鸣初、林修雍、林桂园……”
    地方媒体在对中山公园历史的介绍中,都称公园位于市区月眉河畔(或月眉坞),方先生认为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它的前身叫什么?相信没多少人知道。依据《汕头中山公园的历史与变迁》一文介绍,汕头中山公园原名“中央公园”。1921年汕头市成立后,划出旧月眉349亩荒芜烂泥地,初步指定为建设公园地点,因这地方的形势很像月眉,所以叫做“月眉坞”。又据《汕头市志》介绍,公园址原是杏花村临江塭地,自同治十二年(1873)人工开凿梅溪新溪之后,该地段形成江心浮渚,四面环水,形如半月,故称“月眉坞”。方先生说,其实这片地原先不叫“月眉坞”,据父辈早年的介绍以及后来自已因工作关系经常与金砂乡打交道,听金砂乡老人说,都同样说到中山公园所在地原叫“咸草塭”,属于金砂乡管辖内。当我问及“咸草塭”名字的由来,方先生说曾听金砂乡老人说过,早年金砂乡民在这里将这片海涂地围起来,如同现在的“鱼池”,时称“塭”。因周围长满了海滨暖地特有的咸草植物,故名“咸草塭”。至于为何叫“月眉坞”,那应该是后来的叫法。方先生说,上世纪90年代,他在金砂乡,当地的老人还清楚地记得方云友的容貌,称之为“方大人”。当年,正是方云友通过关系,找到金砂乡的“乡老大”,几经努力才盘下这片塭地。
    1926年9月15日,汕头市政厅举行中山公园开工奠基,1928年8月28日建成开放。据《汕头中山公园建设史略》介绍:“1928年,市长黄开山委任肖诚主持公园的全面设计施工,肖诚历经1个月完成了公园设计图纸及说明书,把全园分成3个功能区和6大工程期……”方先生回忆说,他小时候在家中见过中山公园的设计图纸,那时听父辈说过,建造中山公园是参照上海法国公园的模式来设计的,只是在湖上多建了一座类似上海豫园的九曲桥。我査“百度”获知,方先生所指的“法国公园”就是现在的上海复兴公园,100多年前曾为私人园林,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为法国军队兵营,侵略军撤走后的1908年,当地政府聘请法国园艺家主持园林设计,于1909年6月建成。公园的整体风格和许多布局都带有欧洲风味,所以市民将它之称为“法国公园”。该公园最显著的特点是公园布局中轴对称,呈格子化、图案化,以花卉、树木、亭榭、山池见长,这与汕头中山公园的建筑格局还是比较吻合的。
    据方先生回忆,小时候他的奶奶经常带他来公园玩,在走过中山桥(当年是木桥,好像没有桥名)后,右边立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中山公园建园纪事,撰文者即是他的祖父方云友。他清楚地记得,在石碑上还留有“方云友谨记”几个刻字。可惜后来中山桥重建后,石碑就不见踪影了。
    岁月如梭,一晃九十年过去了,中山公园依然焕发着青春活力。对于方先生对中山公园的回忆,如若能给书写中山公园史志的学者增加一点线索,那就是拙文的目的所在。

你是本文的第666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5、9、18
作 者: 陈楚金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