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古城墙 故事多旧事 最新 图1张

    据史料记载,潮州古城墙是全国保存得最完整、最长久的古城墙之一。古城墙始建于北宋时期,分子城和外城,开始是泥土夯筑而成,至北宋中期,大半毁坏。
    宋仁宗皇佑5年(1053年),知州郑伸主持修筑子城。当年的“筑城记”碑刻,至今仍保留于金山上。至于东城一面,公元1234年,即南宋理宗年间由知州叶观主持兴建。这道城墙稍后称为“堤城”,从南宋修筑至今,经历数百年兵火沧桑,几经修复,其位置、墙体结构、门楼雉堞仍基本保持原样。
    堤城以上水门为界分为南、北两段。北段自上水门至金山麓,原是子城东墙,在北宋初建时还只是土城,绍兴14年(1144年)重修,才开始在外墙砌石头。南段自上水门至南城墙衔接转弯处,是外城的东墙,于宋代端平初年兴建,当时也只能做到外墙砌石,内面夯土,土石兼半,未臻完美。
    公元1370年,明朝开国初大兴土木,全面修建潮州城墙。明代城墙特点是下半部砌石,上半部砌砖,砖石兼半。清代修建的城垣则全为砖墙,以细条砖砌成。
    古代城垣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军事设施,目的在于防范敌人、保卫州城的安全。明洪武年间,俞良辅主持重修的潮州城墙,其设施十分完备,其中敌台、窝铺和月城,都是宋城未曾提及的新设置。据记载,明初这次重修,全城共建有敌台44座,窝铺67间,雉堞2932个,7个城门均有门楼,东、南、西、北各门还有月城捍卫隐蔽,真可谓固若金汤。现在修复后的城墙共设立大小敌台20座,雉堞近600个,雄伟壮观。
    月城,也称瓮城,建于城门外面,用于屏蔽、掩护城门。根据地形实际,有的建成方城,有的是半圆形。瓮门或左或右偏开,不与城门同向。月城功能是利用其特殊的位置和地形,起到诱敌入“瓮”、聚而歼之的作用。潮州古城的月城,保存至今的只有上水门一座。但为方便交通,其瓮门经改造后与城门基本同向。
    潮州古城墙就像一部活史书,见证着千年潮州古城的兴衰。八景之一的北阁佛灯就位于城北。它始辟于宋,到明代已初具规模,历代兴废不一。
    绕过山腰古城墙前的叠翠亭,沿石级穿过玄天门便可登上金山。
    临江望去,滔滔韩江水一路远去,阵阵江风,好像掀开古城墙沧桑历史,千年不断的江水,仿佛在诉说着发生在古城上的一桩桩英雄故事。
    南宋末年,蒙古骑兵长驱直下江南,古城经历了一次兵火洗礼,这就是“马发守潮州”之役。金山上,就是马发全家殉节地。后人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在金山下建了忠节坊,并把他的衣冠埋在金山,在旁边种了一棵大松树,寄托对他的崇敬之情。
    清顺治10年(1653年),历史惊人相似重演于这座古城墙上。北阁上有口巨型大水井,就是那段历史见证物。
    沿古城墙南下,过上水门就是竹木门。其实,数百年来,竹木门外便是潮州地区货物主要集散码头。当时修复古城墙时,施工人员就在竹木门以北约50 米墙基处发现6块与古代商贸活动有关的石碑。这6块清代石碑规定了各商家要明码标价,违者严惩等内容。历史的变迁使韩江水运日渐萧条,也使潮州城失去了粤东地区商贸中心的位置。但在古老的竹木门下,仍不难想像当年城外百舸争流、万商云集的繁华景象。
    位于东城墙中段的广济门城楼,俗称东门楼,是古城最大城楼。始建于明洪武3年,后多次重修,基本结构和装饰至今保留明代风格。楼仿宫殿式建筑,高三层,各层均为五开间,各层檐下和栋脊多用木雕装饰,红墙朱柱格子窗,上书对联“万峰当户立,一水接天来”。
    旧常闹洪水的韩江把东面城墙从最初的御敌作用,变成御敌兼防洪作用,明代后叫城堤,就是说它的功能已从原来的军事作用转为防洪。

你是本文的第544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都市报”2015、4、22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