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学孜孜不倦 科研一丝不苟——记著名生物学家、潮汕草药拓荒者杨金书 最新 图1张

    杨金书,1902年生于潮州一富有人家。他从小生性聪明,学习成绩优异。22岁时与爱人瞿肇庄一起东渡日本留学,考进东京帝国大学农科系,专攻生物学。1929年大学毕业后,回祖国一直在家乡从事教育工作,专任生物学科。曾荣获省优秀教师、省政协委员并记大功一次。他利用教学之余编纂的《潮州药用植物志》一书,影响很大。
    教书育人  开创当时教学改革先河
    杨金书1929年从日本留学回来后,就在金山中学当教员。在校期间,他与其他生物老师一起亲自动手,利用金山顶的旷地、草坪开垦种植,建立起金中首个植物园、动物园、生物实验室和标本室,并在楼前屋后边角地栽花种树、养蜂传粉,喂养法国田蛙供解剖用。他还对金山周围花木进行分门别类,挂牌标明其主要产地、学名科属及特性和用途,使人一目了然。既增长了人们的知识,又是很好的科普宣传 。与此同时,学校也兴建起科学馆、博物馆。金中的高中职业科也正式招生开课,设有高中土木科、初中陶瓷科,引领时代潮流,成为享誉粤东的名学府。
    杨金书治学严谨,讲课生动直观,一改生物学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到野外观察,学习如何采集标本,分头实验,使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体现了生物学科作为实验学科的本来面目,开创了当时学校教学改革先河。
    在课堂教学中,杨金书向来重视直观教学。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金中生物教研组,在他指导下绘制各种挂图、采集标本、制作标本和模型数百件;甚至连恒温箱、解剖盘、解剖器、标本夹、标本架、养虫箱等设备,都由他自己设计,再由木工组工友加工制作完成。其中,誉满全省的浸制、剥制、干制、解剖以及腊叶标本,多数是他当时的劳动成果。
    杨金书是金山中学高中生物学的权威,当时金中有个传统习惯,每届高中毕业班进行高考复习时,必定要请他讲课。许多学生对他生动的讲课方式仍记忆犹新。
    杨金书的博学还体现在他掌握国际前沿学科。1948年他在金中时,就开始讲授脱氧核糖核酸、DNA等新名词和新概念。且其不仅对生物学有研究,对物理、化学、地质、古生物学、农业等门类均有所涉猎。上世纪50年代初,教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而生物教师数量则显不足,质量不高。杨金书受教育部门委托,经常召集年青教师集体备课,用传帮带方式培养出新一代生物教师。他身兼生物学、动物学、生理卫生、达尔文主义等多门功课,在教学中将各门学科融会贯通,学习内容联系潮汕乡土资料,使教学形象生动,循循善诱、发人深省。
    编纂书籍  要求严格一丝不苟
    抗日战争时期,杨金书随韩山师范迁入揭阳古沟。他与夫人瞿肇庄很重视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他俩看到潮汕民间药用植物种类繁多,用于治痛疗伤功效甚好。特别是战乱时期,农村缺药少医,老百姓患病一般都是用那些既方便又省钱的中草药来治疗,有些还是自己采摘。但由于地方不同,名称也各异,使不熟悉中草药的人无所适从,甚至误采误摘,造成不良后果。为避免患者误采误摘,杨金书及夫人决心为潮汕地区各种草药植物进行搜集整理和统一定名,他们利用教学之余和寒暑假,走平原、爬山岭、涉湖沼,历经两年多时间搜集到300多种草药植物,并制成标本,定出科属名字,介绍生物形态特征和药用价值,每种本草都用工整的黑线条画出,加以解剖说明,使之通俗易懂。为潮汕草药发挥药用价值治病救人,杨金书与夫人瞿肇庄立下不可磨灭功劳。
    1947年,他应《潮州志》总纂饶宗颐先生邀请,与夫人瞿肇庄一起编写《潮州志·物产志之药用植物》。 新中国成立后,他振奋精神,孜孜不倦地埋头于教学和生物学的研究工作,凡能收集到的植物标本,莫不巨细尽收,写下几十万字的草药资料,编制出300多幅植物图片,并于1958年参与编写《潮汕草药》一书。其中有关植物学的形态,描述和写生图共100多幅。“文革”期间,他多年收藏的外文书籍和苦心积累的标本资料被说成“封资修”而付之一炬。他痛心疾首之余,仍发愤进行学术研究。粉碎“四人帮”后,正当他信心百倍地准备将亲友代为保藏的1000多份植物标本进行整理成册时,却壮志未酬身先殒,于1978年76岁时与世长辞。
    值得一提的是杨金书夫人瞿肇庄。上世纪20年代初张竞生任金中校长时,在潮汕首次招收女学生,瞿肇庄是考进金中的第一批8位女生中最年轻的一位。 在丈夫去世后,她虽已是耄耋之年,还继承丈夫遗志整理出其遗作《潮州植物图集》,并于1985年出版发行,详细记载了潮汕数百种药用植物的科属、学名、汉名和俗名及产地,同时还注明了各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状况、经济价值、医药用途和分布情况,为潮汕生物学的研究工程奠定牢固基础。瞿肇庄不辞劳苦完成丈夫未竟之业,使他几十年的辛劳结晶能传之于世。
    2011年11月18日, 瞿肇庄将她和杨金书共同采集制作、珍藏多年的333种植物标本和309张植物手绘图片,无私惠赠给韩山师院作为生物系教学和研究之用。

你是本文的第558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5、4、19
作 者: 秦梓高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