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三学士 最新 图1张

    清末民初,西学东渐,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求知认知与追求新学的热潮不断高涨。
    潮阳自古是人文荟萃之地,人才辈出,与海阳、揭阳并称古代“潮州三阳”。
    近代,随着国门打开,潮阳人也开始接触外来文化,清末民初先后出现了陈秀升、郭经、郑浩三位博学多才的有识之士,他们力推新学、重视教育,对潮阳的人文提升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后人把他们三人誉为“潮阳三学士”。
    辞官从教的教育先驱陈秀升
    陈秀升(1870~1930),字钟毓,清末年间出生于潮阳贵屿一书生门第。自幼好学并且聪慧,5岁时便识千余字,被誉为“神童”。清光绪九年(1883),年仅13岁时参加童子试考中第一名。光绪十五年(1889)中秀才,后入读潮州金山书院,师从吴道镕等名师学习。
    光绪二十三年(1897)考取贡生入读国子监,由于其好学且有悟性,深得吴玉臣老师的喜爱,最后被推荐为福建长乐县令。但是清朝末年官场的腐朽却让陈秀升深感厌恶,最终辞官从教,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回潮阳创办了界河小学堂,并被推荐为潮阳劝学所所长。在任期间,他凭借创办界河小学堂之经验,在潮阳大办教育,扩充教育经费,力推潮阳教育发展。
    宣统元年至三年(1909-1911)期间转任六都高等小学堂总教习。民国十二年(1923)在潮阳创办文学社,开办文学讲座,出版文学刊物,培养文学创作人才,宣扬地方历史文化,有力地推动潮阳地方文化发展。民国十九年(1930)病逝,享年61岁。在陈秀升的一生,为官时间不长,但是却为家乡文化繁荣尽心尽职,凭借自己的才能推动地方教育、地方文化的发展,为近代潮阳的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代东山中学名校长郭经
    郭经(1856-1950),字载生,与陈秀升一样,都是潮阳贵屿人,也同样出生于书生门第,自幼聪颖,七岁便能记住上百首唐诗。清光绪十年(1884),年仅16岁的郭经考中秀才,光绪三十年(1904)郭经获得官费留学资格,东渡日本法政大学,攻读法政,学成回国之后先后被任命为湖南会同县知县、国家外务部主事等职务,郭经在官场竭尽心力,一心为民,尤其是主政会同期间,发展农桑,振兴经济颇有成效,同时也花大力气在当地推行禁止鸦片运动,深受百姓爱戴。但是限于时局,郭经宦海蹭蹬,才未究施,最终被迫辞官回乡从事教育及文献工作。先后在潮州金山学堂、东山中学、汕头英华中学、大中中学、六都高等小学堂等校任教,所至之处学风大盛,英才振起。尤其是在出任东山中学校长期间,大力推行学校教务改革,办学有方,为学校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东山中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东山中学一代名校长。
    郭经晚年将更多的精力投入乡邦文献研究,先后被聘为潮州修志委员会委员,潮阳县文献委员会会长,从事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是近代潮阳不可多得的一位集法政、教育、文史三者全能的杰出人才。
    1951年,郭经于家乡贵屿病逝,享年84岁。
    近代新学力推者郑浩
    郑浩(1863-1947),字义卿,潮阳棉城人。受西学东渐影响,郑浩喜欢新学,与郭经一样,两人思想都深受丘逢甲影响,并且师从丘逢甲门下。
    郑浩勤奋且聪明,他推崇新学,也不忘孔孟之学,但却拒绝参加科举考试,自己学有所长后开办学馆,从事教育。而且郑浩的学术思想也较为前卫,注重变革,著有《中华民族学术变迁论》,也提倡教育先行思想,其学术见解受到梁启超的赏识。除此之外,还著有《中华民族西来辩》、《论语集注述要》等书。
    光绪三十年(1904),郑浩和郭经一起获得官费留学资格,东渡日本法政大学,攻读法政,学成回国之后两人都被授予法政科举人,并于宣统元年(1909)出任吉林省方正县知县,民国6年(1917)出任潮海关监督,从政二十年,先后担任清朝与民国官员,为官清廉,广获美誉。郑浩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病逝,享年85岁。

你是本文的第9439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都市报”2015、5、6
作 者: 罗伟伟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