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脚大过阿娘”是一句旧时十分流行的潮汕俗语。这里所说的“赤脚”,特指富户人家的婢妾。她们原本出身贫寒,从小要参加体力劳动,没有缠足,这是“赤脚”的原意。但农家女不叫“赤脚”,到富户人家当幼婢,叫“赤脚仔”或“走鬼”,长大被主人收房,才叫“赤脚”。养儿育女,有了子孙,便成“赤脚婆”。孙辈都称呼为“阿婆”。
    旧时潮汕地区富户人家的妻妾中,只有第一个配偶才有资格称为“妻”,即嫡妻、原配、正房、正室。其他皆为妾,称偏房、夫人、姨太,一律算作庶室。在所有妻妾中,赤脚的地位最低。然而,在潮汕不少地方,赤脚反而可以进祠堂,从中门出殡,这个独特的文化现象有其历史来源,其背后有两个与潮汕历史人物有关的民间故事。
    萧端蒙的故事
    潮阳人萧端蒙是明代潮州后七贤之一,嘉靖二十年(1534)中进士,位列“嘉靖四俊”,官至江西巡抚等职。其父萧与成也是进士出身,任翰林院编修,人称“萧太史”。萧端蒙的生母阿花是赤脚。一年,萧端蒙的生母阿花亡故。按潮州礼俗,嫡妻死后神主方可进祠堂,并有资格夫妻合葬,其他姨太、赤脚婆是无资格的。阿花虽母以子贵,却难以逾越此鸿沟。端蒙却想破此制度,让苦难一生的生母扬眉吐气。他向族长请求,让生母的神主进祠堂,与先父合祀。族长不答应,称自古至今,绝无此道理。端蒙于是心生一计。一日,祠堂正在祭祖,族中人物济济一堂。萧进士当然也在参加之列。这时候,他穿着礼服,把阿花的神主藏在怀中,光着脚站在祠堂门口,一副踯躅的样子。族中长辈见此情景,忙出来迎接萧大人。端蒙指着双足说:“赤脚不可进祠堂。”族长不知话中有话,连忙道:“无妨,赤脚也可进来。”端蒙于是不慌不忙,迈开大步,高声说道:“族长说了,赤脚也可进祠堂!”就这样把其母的神主请上神龛。族长方知上当,但说出的话已无法收回。
    许应骙的故事
    许应骙是澄海岐山沟南(今属金平区)人,清代进士,任翰林院侍读学士,擢礼部尚书。许应骙是偏妾所生,只认嫡母为母。应骙生母病故,按礼制,庶室出殡,只能走偏门。应骙向族亲恳求,让生母从中门出殡。族亲无人敢开千古未有之例。应骙就问嫡母:“如果儿死了,能否从正门出殡?”嫡母说:“儿是家中栋梁,又居高位,当然从中门出。”应骙说:“好!”于是跃身伏在母棺上,令家人大开中门,让生母风风光光地出殡。
    萧端蒙和许应骙的举动,是对封建宗法制度的一次大胆挑战,开了潮汕赤脚婆进祠堂和从中门出殡的先例,从而有了“赤脚大过阿娘”这句潮汕俗语。这是潮汕历史上独特的文化现象,在全国其他地方是罕见的。

你是本文的第1374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日报”2016、10、16
作 者: 陈东东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