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荣行往事 最新 图1张

    1947年出版的《最新汕头一览》和再版的《汕头指南》,在棉纱行业中都相同地收录了29家商号,这些商号大多都开设在“四永一升平”地段,汕头埠旧时有“四永一升平,过去最有银”的俗语,可以窥见当年这些商号资本的不一般。
    位于永泰路的仁荣行,作为当时潮汕棉纱行业繁荣风光的代表,在近代历史风雨浮沉的洗礼中,繁华落尽,沧桑愈现,往事更是悲欢离合,追寻仁荣行昔日的历史记忆,世事总是让人唏嘘不止。
    19世纪至20世纪初,西方新兴国家凭借政治文明、科学文明和工业文明相继蓬勃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资本扩张运动,落后的农耕国家被迫门户开放,设立通商口岸,传统市场遭到倾挤,传统手工业面临破产。汕头的开埠,更是加剧了潮汕地区原本紧张的人地关系,于是大量劳动力对外输出,这里面既有被骗往外国淘金的“猪仔”,也有生计所迫来到开放城市的“后生仔”。其中个别“活头仔”(头脑灵活的人)更是经受住了时代的考验,练就了一身技能与胆识,仁荣行的创始人周芳和正是凭借这两种法宝开始白手起家。
    周芳和,号毅夫,1896年出生于潮阳峡山一个没落的家庭。其父逝世时周芳和尚在母胎内,是单传遗腹子,5岁丧母,与11岁的姐姐由二伯母吴氏抚养成人,12岁私塾毕业后即往香港赞成钱庄当学徒。周芳和的刻苦聪慧和诚实质朴,深受东家的青睐,在钱庄十一年,既学会了经营技巧,又晓得了待人处事。
    1917年,已到婚龄的周芳和回到乡下成婚,并且决定创业,将祖遗单间当取四百银元作为启动资金,和姐夫马砚田在峡山埠大街合伙经营仁成棉纱行,由汕头代理商供货,从而转销潮阳县内各织布厂。1938年,与姐夫协议分开经营,仁荣棉纱行便应运而生。
    仁荣行成立后,凭借着正确的经营模式和敏锐的市场嗅觉,短短数年之间,资本不断增长,规模不断扩张。从单一品种发展到多个经营项目;从潮阳各织布厂发展到大潮汕市场;从峡山老店发展到上海分行、汕头总行。
    当时的仁荣行,棉纱直接由上海的厂商供货,还是德国狮马牌颜料潮阳的独家代理,煤油、汽油,乃至大豆、油、糖等有市场需求的都在经营之列,不只是单纯的棉纱商行。
    仁荣行初创,周芳和的三个大儿子先后参与经营,使商行的运转如日中天。老大周绪化生性机灵,眼光独到;老二周绪演稳重踏实,沉着冷静;老三周绪声慷慨豪爽,善于社交。
    仁荣行成立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日军侵华,大城市港口遭到封锁,海上运输中断,潮汕地区棉纱供应紧缺,价格大幅上涨。周绪化及时提出由上海迂回陆运来汕,冒着生命危险亲自押运首车,打响头炮。此后,仁荣行经营的各种棉纱、颜料等物品经几兄弟轮番押运,源源不断地输入潮汕大地供应着各市场。实际上,陆运的风险很大,要绕行两千多公里,途经江苏、浙江、江西、广东四省,沿途山路崎岖,关卡盘剥,土匪串行,日机轰炸。一次,货车来到江西金溪的天门岭爬越陡坡,周绪演因山路颠簸下车步行,司机驾车慢行,不料车子失控跌下山谷,车毁人亡,周绪演幸免于难。
    长期以来,棉纱行业的惯例是客户先提货用货后才结账付款,如果客户故意赖账或逃账,商户则将蒙受巨大损失。当时抗战棉纱供应紧张,周绪演仔细调查了所有客户的经营情况,并建议其父调整结账方式,对以往按时还款和经营良好的老客户给予先货后款,一般客户和新客户则坚持先款后货,钱货两清,这样就减少了许多坏账,使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
    周绪演还调查了棉纱运输、存储损耗严重的问题并做出了相关改进。先是弄清棉纱、颜料在运输过程中丢失、损失的关键在于无人负责,雨天受淋,搬运工乱堆乱卸,使包装受损,货物丢失被盗,遂精心安排可靠托运商和避免雨季提货,几兄弟轮番跟车,督促搬运。再者是货物存储受潮和被盗的问题,通过加高垫板和定期倒垛使货物不受潮,加固墙壁和派人留守使货物不被盗。
    老三周绪声少小时期就读于峡山私立正元小学和六都中学,当时已是小有名气的书法家和象棋手,青年时期分管上海分行业务时,曾在上海潮州会馆与象棋好手许海利食品行的老板对弈,结果连胜三局,在场的会馆诸理事无不拍手称服,争先请客。仁荣行在运营中的融资、货运等问题,都有赖于周绪声的交游广泛,才使得仁荣行的发展获得众多人的支持,运营才通行无阻,汕头总行也由永泰路132号陈德发内乔迁到商平路106号新购的整座楼房中。
    1946年至1948年,是仁荣行的辉煌时期。1945年日军投降,二战结束,举国欢腾,百业待兴。周芳和看准时机,抓住机遇,立即分配周绪化坐镇汕头总行,周绪演留守峡山老店,老四周绪格主持上海分行。在上海大量采购棉纱、棉布、大豆、油、糖等潮汕地区紧缺的物资,并选择运输快捷的“长城轮”、“中兴轮”托运到汕头,成为潮汕首家战后利用海路运输的商行。至此,仁荣行开始步入高峰阶段,资产已是逾百万。随后,国共内战,货币贬值,物价飞涨,沪汕航线时开时停,仁荣行或海运或陆运,把上海紧缺的物资由汕运到沪,再把潮汕紧缺的物资由沪运到汕。
    正当仁荣行辉煌时期,周绪化不幸于1948年染病离世,年仅30岁。随后,神州大地风云突变,社会变革叠起,运动接踵而来。1951年土改运动铺开,周芳和结束峡山老店的经营,举家迁往汕头总行。1953年进行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仁荣总行被改成织网厂,行址也被征用,被换成永兴街134号的多户杂居。至此,在汕头埠风光一时的仁荣行无言解体。不久,周芳和郁郁而终。
    历史浮沉,世事多变,当年的仁荣行,现今只能通过零碎的记忆和零散的文献尽量重拾其风采。仁荣行往事犹如近代城市进行曲中的小章节,有序的组成了老汕头埠辉煌的篇章。

你是本文的第481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5、4、24
作 者: 周吉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