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瑞鸣,清光绪十四年(1888)出生于揭阳榕城凤围乡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青年时期的邢瑞鸣热爱读书,由于从小接受新思想新文化的影响,思想进步,她坚决反对妇女缠足,并率先垂范。她主张妇女应彻底打破封建礼制的桎梏,走出闺房,走向社会,学文化,学本领,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独立自主的人。
    光绪二十四年(1898),美国人斯雅谷牧师到揭阳榕城传教,在进贤门竹巷创办了一个识字班,招收十二名基督教徒家的女孩参加学习班。因邢瑞鸣的父亲是基督教徒,她也因此成为识字班的一员。一年后,因义和团运动,斯雅谷离开揭阳,识字班只好解散。
    光绪三十一年(1905),邢瑞鸣由基督教会推选到汕头正光女子学校读书,在校期间因品学兼优而被推选为“女宣道会”(即学生会)主席。光绪三十六年(1910)她以优异成绩毕业,回到揭阳。
    回到揭阳后,她受到基督教会的委托,创办了教会学校“宗光女校”,校址设在榕城北门马牙街。教授的科目有国文、历史、地理、珠算、圣经等。由于宗光女校是教会学校,只收教会内女子读书,学生人数少,为更好地普及揭阳女子教育,她经过深思熟虑,遂于1913年离开该校,在现在的进贤门竹巷内创办了一所正规女子学校,取名“静远女校”,并亲任校长。开始只招20多名女生,办一个班,只开国文、算术、唱歌三门功课。邢瑞鸣不断探索办学的方法,延请名师到学校任教,当时受聘到学校任课的有郭笃士、陈德修、曾纯芝、陈爱贞等,并得到当时进步人士郑惟一先生的热心支持帮助。在邢瑞鸣的不懈努力下,学校规模不断扩大,除招收女生外,还就近吸收了一些男生。学生最多时达80多人,分成四个班,学习科目有国文、数学、历史、地理、珠算、唱歌、手工刺绣等。
    从1913年至1932年整整二十年时间,静远女校培养了许多德才兼备的学生,如南京美术学院院长、著名国画家谢海燕教授,知名女老师钟纯英和华中工学院教授陈志远等等都曾是“静远女校”的学生。
    为让更多的女子有机会入学接受教育,民国七年(1918)她又在当时的县长周伯初的支持下,另办了一所揭阳职业女校,校址设在今韩祠路。
    民国八年(1919),原教会学校“宗光女校”更名为“真理女校”,邢瑞鸣被聘任为校长,后因经费问题与男校合并,取名“真理中学”,邢瑞鸣任校董,民国二十一年(1932),揭阳开办了“县立女子中学”,她又被聘任为教师兼舍监。
    后来,她看到揭阳县城女子读书接受教育的条件已较好,而广大农村,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许多女子无法读书接受教育,便和当时教会中两位同仁到农村办短期识字班。她用三年多的时间,深入到潮汕的许多僻壤乡村,每个村平均住40多天,不厌其烦地教当地的农村妇女读书识字。
    邢瑞鸣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思想进步,倾向革命。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的带头人彭湃到揭阳宣传革命道理,成立农会,她不仅自己如蚕食叶地学习革命道理,吸吮革命知识的甘霖,而且多次冒着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的危险,带领学生到会场听彭湃演讲,并组织学生开展抗日救国的讨论,宣传抗日救亡工作。
    邢瑞鸣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教育事业,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诲人不倦,受到了时人和后人的敬仰。1986年她95岁诞辰时,曾是她最得意学生之一的南京美术学院院长谢海燕教授画了一幅《虬松图》做为生日礼物送给恩师,并在画上题上“高风歌亮节,劲骨凌岁寒”诗句为她祝寿,诗句言简意赅,正是她高尚人格的绝妙写照。

你是本文的第571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4、7、18
作 者: 谢琼霞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