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师 兴学育才——记唐宋潮州八贤之首赵德 最新 图1张

    《四库全书》564册云:“赵德,海阳人,进士。沉雅专静,通经能文章,其论说排异端,宗孔氏。元和间,韩愈刺潮,置乡校牒,请德摄海阳尉,为衙推官,专领学事,潮士自始兴学。后愈移袁州,邀不往,别以诗云:‘婆娑海水南,簸弄明月珠。’因出所文授,德序之。世号天水先生,配祀韩庙。”
    韩愈在《潮州请置乡校牒》中,称赵德为秀才;而苏东坡在《潮州韩文公庙记》中,则称赵德为进士。究竟谁对谁错,回答都对。因为韩愈说的是尊称,苏轼讲的是科名。1989年版《辞海》曰:“秀才,通称才之秀者。汉以来成为举荐人员科目之一。南北朝时最重此科。唐初置秀才科,在各科中地位最高。贞观中,有举而考试不合格者,地方官以举人不当受处分。高宗永徽二年(651)停秀才科。”在唐初28年(一说34年),秀才及第者总共29人,相当矜贵。
    《中国历代状元殿试卷》载:唐高宗永徽二年辛亥科录取进士25人,“是年始停秀才科,是后称秀才者,即进士科也。”这就明确告诉我们,在唐朝特定的年代里,称秀才者即进士也。所以说,韩愈称赵德秀才是尊称,意谓人才矜贵。韩愈除了称赵德为秀才,早在16年前就称同榜进士李观为秀才。韩愈于贞元十九年(803)作《答李秀才书》,这位李秀才即李观(766-794),字元宾,于贞元八年(792)与韩愈同登贾棱榜进士,该科录取进士23人,李观列第4名,韩愈列第10名。李观文学超群,行峻洁清,可惜英年早逝,卒时才29岁。韩愈作此文时,李观已故10年,还尊称李观为秀才,体现出他对李观怀念之深。赵德的才学品行与李观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得到韩愈的敬重。韩愈对赵德的尊称还有一例,那是他即将离潮州赴袁州任刺史时写下《别赵子》的诗相赠赵德,这个“子”字,古代最为流行,称人时意即“先生”,称著作时意指“文集”。韩愈称赵德为赵子,就是尊称赵德为先生,韩愈对赵德的敬重之情非同一般。此外,韩愈还特别喜欢旧称,如《别赵子》诗中就写道:“我迁于揭阳,君(指赵德)先揭阳居。揭阳去京华,其里万有余。”赵德是海阳人,他偏偏说赵德揭阳人;他自己明明被贬潮州,他偏偏说迁于揭阳。这是韩愈写错了吗?不是。因为潮州以前属揭阳,他在这里卖了一个关子,用的是旧称,这与称进士为秀才实质是一样的。因此,我们要把历史连贯起来研究,才能真正理解韩愈的本意。
    韩愈《潮州请置乡校牒》云:“此州学废日久,进士明经,百十年间,不闻有业成贡于王庭,试于有司者。”这里又该作何解释?参加唐代科考,一是来自州县的学子,每月十月随贡品由州府护送尚书省,参加礼部考试;二是朝廷各类学馆和国子监的学生,挑选优良者送礼部考试。韩愈这篇牒文论述复办州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故只论及“乡贡”这一部分,并未涉及朝廷的学馆和国子监。而此时韩愈刚向宪宗帝呈《潮州刺史谢上表》,表示认罪服罪,他怎么能以罪臣的身份妄加议论朝廷的学馆和国子监,况且文不对题也无必要。这就是说,潮州百十年间没有选送学有所成的学子参加朝廷考试,但不能排除当时潮人低级官员的儿子或平民出身的学生在国子监深造,直接参加朝廷考试而高中进士明经者。唐代科考有两条途径,如果用韩愈的一句话,把两条途径都堵死,显然是缺乏科学依据的,也不符合韩愈这篇牒文的宗旨和本意。
    说赵德是进士还有诸多典籍文献记载,如《四库全书》第563册335页录《广东通志》曰:“唐大历十三戊午(778)进士:赵德、海阳人,姜公辅、钦州人。”主修《广东通志》的郝玉麟,曾历任广东、闽浙总督和吏部尚书,该志是收入《四库全书》唯一的《广东通志》,具有很高的存史和研究价值。与赵德同榜的姜公辅,虽名列赵德之后,但他的官品比赵德高得多,曾历任谏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目前所见有10多个版本的国家和地方典籍文献记载赵德进士,这一则既有准确的科考榜期,又有同榜之人,所以说这个版本的可信度较高。民国饶锷、饶宗颐《潮州艺文志》卷十一集部333页曰:“唐时以州人而登进士,仕上国,实自天水(赵德)始。(《全唐文》载,德(赵德)曾官殿中丞。)”这段记载应有一定依据的。
    2013年3月31日,《汕头特区晚报》发表陈汉初记录整理的《吴南生纵论潮汕文化研究》文中说:“有人把潮州文化的功劳都归到韩愈身上,其实韩愈前就有开元寺这样的宏伟建筑,就有进士赵德。”这对于研究赵德进土及韩愈刺潮前的潮人文化又多了一条颇有价值的信息。
    根据上述典籍文献互为印证,赵德一定有功名出身,绝非一介布衣,潮州韩文公祠韩愈像右侧配祀赵德坐像一躯,身着绯袍,属唐代四、五品官员的服饰可为佐证;赵德也不是明清科举中秀才、举人、贡土、进土、状元中最低一级之秀才,这一点不应误解和误传。赵德是秀才还是进土,其实并不重要,研究赵德的重要性还在于:(1)韩愈是一代文豪,性格刚直,连皇帝和权臣都敢得罪,却对赵德如此敬重,说明赵德的才学品行定有过人之处,堪称一代师表,乃是潮人的骄傲。(2)赵德最早编集《昌黎文录》。有关昌黎文章编集一事,一般人都认为是韩愈的女婿李汉最早编集成书的。饶宗颐教授经过考证得出的结论是:赵德先于李汉编集《昌黎文录》。他在《赵德及其昌黎文录》中指出:“若公(韩愈)文章之编集,实始于潮人赵德。”“以赵德列在李汉之前,持论甚允。”饶教授在该文中还引《全唐文》622卷所载赵德作的自序,这是目前见到的赵德唯一的一篇文章,也是古代潮人被国家典籍文献收录的第一篇文章,虽然只有200多字,但字字玑珠,弥足珍贵。赵德最早编集《昌黎文录》,倡导潮州兴起韩学,开创“海纳百川”之先河,为潮人赢得“海滨邹鲁”美誉创造了条件。后代文人以赵德旧本为据,将韩学传播全国,为韩学与理学相结合奠基,其业之大,其功之伟。(3)自赵德主持州学及其历代继任者艰辛治学,潮州的教育事业长盛不衰,人才辈出。常衮、韩愈在潮州兴学育才之举,值得潮人尊敬和怀念;但对潮人文化起光前裕后最大作用和贡献者乃是赵德。饶教授在《潮州志汇编·郭府志》中也言:“然德(赵德)崛起于盛唐,文章、气节卓有植立,为潮学宗,固非待昌黎(韩愈)兴起者。”
    韩愈移官袁州时,曾邀赵德同往,但赵德婉言辞谢,韩愈便写下《别赵子》一诗相赠。清代安徽桐城人方世举,乾隆年间举鸿博,有官不做,却酷爱韩诗,他读《别赵子》诗后说:“可想见赵(赵德)立品之高。”故后人尊奉赵德为唐宋潮州八贤之首,他是当之无愧的。

你是本文的第768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4、11、30
作 者: 庄敬忠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