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美村鸟瞰图
前美乡亭
陈慈黉故居一角
和美·花海生态园
前美报本桥
古色古香的建筑群
前美村三庐
前美村生态廊
“十八丛榕”
走进澄海区隆都镇前美村,不禁让人想起《桃花源记》里面的诗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相通,鸡犬相闻。老人们在古榕树下话家常,小孩们在祠堂前肆意玩耍,时光在此定格成一幅其乐融融的乡村画卷。
前美村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拥有陈慈黉故居、永宁寨、文园小筑等独具潮汕华侨特色的历史文化建筑群,是潮汕地区历史悠久的古村落,也是汕头市著名侨乡。近年来,前美村先后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古村落”“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广东省古村落”“广东省旅游特色村”等荣誉。
岭南第一侨宅故事多
古色古香的建筑群、盘根错节的古榕树、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走进澄海隆都镇前美村,入眼满目青翠,屋前有小溪,溪边长满鲜花,远处是一脉一脉的青山,与热闹的城市相比,此处仿佛是世外桃源。
前美村始建于元末明初,是潮汕地区历史悠久的古村落,也是汕头著名侨乡,特别是被誉为“岭南第一侨宅”的陈慈黉故居,吸引了许多游客观光,熙攘的人流为这个拥有600多年历史的侨村注入活力。“陈慈黉故居已经发展成一个旅游区”,村党委副书记陈旭告诉记者,这里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广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电影《暴风》的取景地之一,每年接待的游客人数逐年递增。
陈慈黉故居是著名旅外侨胞陈黉利家族于清末民初开始兴建的宅第,分为4座大院落,分别是郎中第、寿康里、善居室和三庐书斋。关于这座侨宅的来历,村民们早已是耳熟能详——清朝时期,村民陈黉利漂洋过海,在南洋打拼营商,而后成为富可敌国的商人。之后,陈黉利家族开始派人回乡建造一座属于自己的宅院。据说,当年陈家有专门用于开门关窗的佣人,每天早上开窗户可一直忙到中午,然后吃完饭立刻开始去关窗户再一直忙到晚上,宅院规模之大可见一斑。
穿行在陈慈黉故居中,除了可见识各种美轮美奂的建筑艺术品,游客更可了解潮汕丰富的本土文化。记者看到,随处可见的亭台楼阁,西式阳台、拱门、圆窗,西洋建筑特色,糅合在潮汕民居“驷马拖车”的建筑格局里,形成了其独有的风格。“返乡华侨们经常带着后代子孙们来游览这座故居”,陈旭说,让侨三代侨四代感受古老的潮汕文化,对家乡有更深的印象。
方形“永宁寨”风雨沧桑
在离陈慈黉故居几百米远的地方矗立着一座潮汕四方古寨,近乎荒废但又质朴宁静,一砖一瓦都像是在诉说着遥远的故事。原村党委副书记陈作松告诉记者,永宁寨是前美先贤陈慧先于清康熙年间牵头始建,后由其子陈廷光续建,于雍正十年建成。
康熙年间,南方地区尤其在潮汕地区,连续三年遭受灾荒,盗贼四起,先贤为了永保族人安宁,就建造了这个寨,“寨”的功能本身就有防御盗贼,里面也可以建造房屋,让族人居住,取名“永宁”,是期望永远安宁。
记者看到,古老的寨门上镌刻着“永宁寨”三个大字,旁边标注着“雍正十年”的字样。古寨造型十分奇特,它不像传统的山村圆寨,又不像普通的民居,而是一个四方形城堡式的大宅院。它坐西南向东北,正对着远处的莲花山,寨墙三面高,一面低,全是灰砂泥夯成,坚如磐石,四周还有沟渠池塘护卫。寨埕中央,由许多石板铺成的地面,夏夜在此乘凉,从无蚊子叮咬。
陈作松介绍说,自古以来,这个寨就有着种种传说。当晴空万里,寨前大池清澈如镜,可以从池中看到莲花山的倒影,名“寨池澄清”。寨中下埕的八角石井,从前水清时,可见井中有井,那是一个方形木壁古井,深不可测,永不干枯。当时全寨人饮用水,全靠此井。
永宁寨,两百多年来雄踞古村,承受着风雨的侵蚀,见证着世纪的沧桑。2005年,被汕头市列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文园小筑幽雅精致
在村中,有一幢精致的古宅名曰“文园小筑”。漫步其中,随处可见大胆加入的东南亚建筑风格——南洋蓝与潮汕传统文化搭配,毫无违和感。如今,文园小筑已经成为摄影师、画家的网红打卡点,助推侨村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据资料显示,文园小筑建于清末时期,总占地约1700平方米,共有5厅23房,主座“通奉第”为潮汕“四点金”土木结构建筑,前后厅房天井等格局齐全,屋后设有后花园,小筑内还另设了一厅两房的二层书斋。
文园小筑在典型的潮汕“四点金”民居中糅合了西式建筑特色,园中点缀着亭台楼阁和回廊天桥,各式门窗饰以灰塑、玻璃和木雕石刻,显得高雅大方、富丽堂皇。“文园同样是昔日潮汕华侨漂洋过海拼搏创业成就辉煌的缩影”,陈作松说,前美这些宅第都是华侨在海外赚钱后寄钱回乡建造的。
农旅融合乡村振兴
眼下,正是夏令果蔬集中上市的季节。在村里一些蔬果园里,记者看到时令果蔬长势喜人,这些果蔬除了供应市场,还可以给游人体验采摘。
据介绍,前美村积极整合村内绿色农业资源,进行统一规划,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将各个种植园与区域内发展较为成熟的颐禾园农庄、“和美·花海”生态园串联起来,形成了前美村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往打卡。
“以第一产业种植为导向,以第二产业衍生品为营收来源,以第三产业农业观光、科普研学、农耕劳动教育为引流。”“和美·花海”生态园项目负责人介绍道,园中除了各色花卉,还有儿童乐园、围炉煮茶、农耕文化展示等观光区域让市民游客一家大小尽情游乐。近年来,该项目紧扣乡村振兴这一主题,在联农带农方面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村委负责人表示,将多措并举、多渠道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丰富多样的农旅融合田园观光综合体,探索“互联网+农业”“旅游+农业”等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5公里村道黑底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洁净平整的柏油路、生机勃勃的绿植……在前美村,随处可见一片绿意盎然。近几年,前美村加大人居环境提升改造力度,改建、扩建主村道,在主村道两旁铺设步行道、安装景观灯,目前大约有5公里的村道完成沥青铺设,实现黑底化。同时,全面启动雨污分流建设,将雨水和生活污水分开收集处理,从根本上改变污水直排的问题。
“这条路是村里的主干道,我们日常出行、生产生活都要依赖它。现在泥沙路变成了柏油路,不仅通行方便了很多,也不会出现晴天灰尘大、雨天泥泞难行的情况了。”村民陈婶对此赞不绝口,油然而生的幸福感、满足感溢于言表。
“要致富,先修路。”陈旭表示,村道实现黑底化,不仅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为乡村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更打通了乡村经济发展大动脉,有助于壮大村产业经济发展。
*58座特色老宅院记录曾经繁华
老建筑是历史留给城乡的宝贵“记忆”,代表了一个阶段的城乡生活风貌。在前美村,至今仍保留着58座富有特色的老宅院,门楣上刻着“通奉第”或“翰林第”或“大夫第”,气势宏伟,成片成群,古朴典雅,令人叹为观止。
浏览这一间间当年的“豪宅”,不难想象那个时候的前美村是怎样“富甲一方”。这58座历史建筑,大多不是典型的“四点金”“下山虎”“驷马拖车”之类的传统潮汕民居,而是以潮汕民居为基本格局,再融合了颇具异国风情的两层小“洋楼”,潮汕传统特色与南洋风格融合,独具一格。
“老建筑显示着当时见了大世面的潮汕人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精神和情趣”,陈作松说,它们就像一位位熟知侨文化历史的老者,穿越时光记忆,讲述着昔日潮汕华侨漂洋过海拼搏创业的成功和辉煌。陈作松向记者透露,这么多的“第”并不是表明这个村出过多少“达官”,却显示这里曾经有过许多“显贵”,所谓“大夫第”、“通奉第”、“翰林第”,其实绝大多数是前辈们赚了钱以后向朝廷捐个荣誉称号来光宗耀祖、装点门楣。
*陈广南用善举传递好家风
乐于助人、热心公益、对家乡一片深情……在前美村,提起香港同胞陈广南,乡亲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在陈作松带领下,记者来到陈广南的妹妹陈淑芬老人的家。
今年80岁的陈淑芬看起来精神奕奕,她在居住的地方开了间小药店,门面不大,里面摆放着各种西药和中成药。“我哥哥陈广南19岁就离开家乡,到香港投奔父亲和三叔父”,陈淑芬说,哥哥做事认真,关心他人,生活朴素,是她一生的榜样。
在陈淑芬的记忆中,今年86岁的哥哥有一种“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创业多年,打拼出了一片天地后,心系桑梓,以实际行动爱祖国爱家乡。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陈广南回乡捐资助建水厂、学校。1988年,他捐资修“居美大道”,方便了群众的出行。几年前,陈广南回家乡时看到这条路年久失修,到处坑坑洼洼,于是又出资修路,让乡亲们能走上宽阔平坦的水泥路。
这样的善举还有很多很多,像祠堂溪的石栏杆就是陈广南捐建。“不久前,哥哥又捐了20万给村里的老人组,帮助有困难的村民”,说到这里,陈淑芬突然幸福地笑着说,兄妹们生活经历不同,但都是依靠自己努力,生活过得很美满。懂得勤俭、有爱心的家风,在言传身教下继续传承。
*十八丛榕“奏响”人树和谐之歌
在前美村,一说到老榕树,村民们都觉得格外亲切,村里的十几棵老榕树,见证了乡村的发展变迁,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喜怒哀乐、生离死别,成为乡村的一个地标。于是,一个有关“十八丛榕”的故事,在陈作松口中娓娓道来。
前美竹宅原来是陈氏二世祖松隐公于明代中叶创建的自然村,村子后面种了防风竹林,故称竹宅。由于村落东北面为大片空旷园地,强劲的东北季风造成村民诸多不便。
清乾隆年间,竹宅自然村陈姓“忠”字辈兄弟十八人,遵循“前榕后竹”的习俗,在村前清仔围溪边每人栽种一棵榕树。榕树长成后抵御了东北季风的吹袭,保护村落及村民生活安全,从此村民们将“十八丛榕”奉为保护神。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为更好保护榕树,防止子孙后辈砍伐,加之潮汕民间对古榕都有“树大成神”的俗信,认为榕树神圣不可侵犯,因此群众自发在榕树边设下“树爷公”神位,将榕树奉为神灵进行祭拜。历史更迭,时代变迁,竹宅自然村在日益发展,村民们世世代代守护着古树,看它们开枝散叶,绿影成荫。
记者看到,一棵棵古榕静静地矗立着,枝叶交错,造型各异,别有一番韵味。“这些古榕不仅为村民营造一个绿色的世界,更是乡村生态文明底蕴的见证者”,陈作松说,村民们通过将榕树神化,祭拜“树爷公”,让子孙后辈对古树怀有敬畏之心,自发保护古榕树,是潮汕人民“植绿、护绿、爱绿、兴绿”的历史见证,演奏着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乐章。
*巧手写灯笼 传承民俗情
前美村是远近闻名的“灯笼村”,这里很多户人家都制作竹灯笼,是祖传的手艺。穿过几条狭窄的巷子,记者来到一幢潮汕古民居前,幽静的院子里堆满了竹子、成品灯笼、半成品灯笼以及各种工具等。油纸灯笼传人陈周茂手握篾刀麻利地劈开竹子,然后搁在膝盖上轻快地刮成篾条,再用双手捏着篾条编织起来,手法特别娴熟。
陈周茂的祖父和父亲都制作灯笼,从小耳濡目染,他十分痴迷这门传统手艺,后来就一直坚守,传承手艺。制灯笼的工序非常繁复,没有技艺根本做不了,从破竹取篾、削竹皮取楚篾、起头、编织、收尾、蒙油纸、风干、题写书法,至上桐油、风干,一盏灯笼的制作需20多道工序。
灯笼上写字极其讲究,字体要厚重大气,所以在当地,做灯笼也称之为写灯笼。灯笼用途不同,写的内容也不尽相同,通常寺庙的,要写“风调雨顺”“接福迎祥”,挂在宗祠、家门口的,则要写上姓氏灯号等,体现出非常浓郁的传统特色。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