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先贤的赞美与传颂,中国的传统方式无非是树碑立传,时至今日,虽多了些影视传播的手段,但从影响的深度来说,前者还是比较突出。因为,前者可以“不朽”。
  去年黄岐山塔重修的时候,因为参与之便,我为主的工作是恢复建设灵雨亭,就在原来那个“雨亭”的位置。
  由于旧志的缺载,也由于实物的早堙,一般的游客,只知黄岐山巅有塔,而不知塔下还有一座灵雨亭,虽然,黄锦所写的《灵雨亭记》碑文,就完完整整收录在乾隆版本的《揭阳县志》上。
  灵雨亭是明朝末年,揭阳的乡亲父老,为纪念县令冯元飚求雨成功而建。
  浙江慈溪进士冯元飚,是天启六年(1626)开始做的揭阳知县。第二年,治境发生严重的春旱。在生产力落后的旧时代,“无雨无苗,无苗无岁,无岁无民”,也就是旱灾可以引发严重的人祸,直接导致社会的不安定。年轻的县令谙知通过求雨来感动上苍,使降灵雨以解旱象以及社会安全危机的重要性,于是他带领县中诸父老与县学诸生,“日祈于上下神祇”,十日而无结果。于是他不气馁,筹集资金,在山川社稷坛搞了一次更具规模,更显虔诚的祈求活动,这个“有众曰善”的群众性求雨活动,仍然没有实质性的结果。于是,有僚属建议,爬上黄岐山巅潜雷石下祭拜,或者方能见效。他不顾山高路陟之苦,“直涉其巅”,“躬修祀事”。而且对于神明信誓旦旦:“老天啊,百姓无辜,如果你久旱是要发泄什么不满,那么,就直接惩罚我好了!”也许,是他的虔诚与执着,终于感动了上天。黄岐山求雨之夜,天降大雨,旱象尽洗。
  百姓“归恩于侯”,捐资建设灵雨亭于山巅求雨之区,并请冯县令的同科进士饶平黄锦写记刻碑,“以镌不朽”。
  这碑后来不知被弄到哪里去,碑亭也在几百年的动荡中坍塌而让人忘记其名。终于在去年,黄岐山塔及其周边环境获得重修重整的机会,于是,趁此对灵雨亭进行复建,以唤起乡人对于先贤善行的“集体记忆”,就显得很有必要了。非常感谢主持其事以及乐捐善款的乡绅,是他们的重视与支持,使古迹得以重光。
  每个有着一定历史的地方,自然就有一定的文化遗存,这些遗存中的一个部分,不但记载了历史,更含蕴着某一“文化”,而这文化,其精神对于鼓舞、启发后人继往开来有着积极意义,那么,尽管它残损了,甚至湮没了,后人仍有义务和责任去发掘它,传播它和弘扬它,使它真正地不朽。这也是一种文化。
  灵雨亭的重建而且必须把来龙去脉稍加勾勒,就缘于这一认识与自觉,或者因此也就可以更大限度释放它的效应也说不定。这样的遗产传承,相信是广大热爱乡邦文化者所乐见。

你是本文的第490位读者
来 源: 《揭阳日报》2013-11-18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