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轻轻以唢呐技艺高超而名闻遐迩,能倒吊双吹,口鼻并用,擅长“唢呐吹戏”。自办潮音圆身纸影源正兴班,精通潮剧舞台锣鼓牌子、弦诗伴乐等,有“活弦诗簿”之称
    陈大吉(1880-1953),字家祥,出生于揭阳市榕城梅云石头乡,潮乐知名乐师。他出身梨园世家,祖上四代均是潮剧音乐名师,其高祖父陈茂经曾在京城任职,从宫中带回宫廷戏剧、音乐秘籍三册,后为白字戏班乐师,他精通音乐,擅长唢呐演奏(俗称“的禾”)及各种弦乐器,对汉剧、正音、庙堂音乐等颇有研究。曾祖父陈雅士、祖父陈拔英、父亲陈荣德皆以唢呐吹奏而名闻于世。
    陈大吉4岁时随父陈荣德迁至榕城,他自幼聪颖好学,深得家传,对唢呐吹奏的技艺悉心研究,并加以发扬光大,年纪轻轻即以唢呐技艺高超而名闻遐迩。
    长大后陈大吉参加潮音八顺香班并担任头手,后又自办潮音圆身纸影源正兴班,他还广泛参加各种游赛会活动,担任过潮州大锣鼓班、功德班以及鼓吹班的领奏。其唢呐演奏发音清润柔美,调音运气自如,吹长音浑厚、柔婉而有情,吹短音则跌宕顿挫有致,高音似万马奔腾,低音则如泣如诉,高低快慢技巧娴熟。他精力充沛,能循环换气,连续吹奏几小时而不间断,还能倒吊双吹,口鼻并用,令人叹为观止。尤其擅长“唢呐吹戏”,摹仿生、旦、丑等唱腔念白,惟妙惟肖。其代表剧目有《扫窗会》、《收浪子尸》等。他还精通潮剧舞台锣鼓牌子、弦诗伴乐等,故有“活弦诗簿”之称。
    陈大吉为人慷慨大方,乐善好施。对无职待业的艺人多加周济,他的居室大厅常年放置一缸米几筐炭,凡是贫寒生活无着前来求讨者,则让其自取米和炭,以解饥寒。
    陈大吉成名后,即筹资自办纸影戏班,且收徒授艺。凡是纸影戏班期满之童向其求学拜师者,无不悉心指导,因此登门求教的人很多,其传人遍布潮剧界,一批潮剧界知名乐师皆出其门下,如上世纪30年代名乐师张林贤、黄武林、黄良泉、陈炎农、张炳林、吴连福、郑秀之、林嘉、黄葵等。一代唢呐大师,桃李满天下,陈大吉也因此被誉为潮剧音乐的一代宗师。

你是本文的第531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4、1、17
作 者: 谢琼霞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