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州耆旧集》里,编入明朝潮阳人萧龙的《湖山类稿集》。在历史上萧龙曾任南京户科给事兼管湖事,是一位刚正直谏的官员。
    萧龙,字宜中,潮阳县人。少颖异,天顺己卯年(l459)领乡荐(乡试中式),成化丙戌年(1466)登罗伦榜进士,与罗伦交往密切。萧龙获任南京户科给事兼管湖事。当时湖册晒暴,有名无实,萧龙为之厘剔清楚。最可贵的是他身为给事,忠实履行稽察违误职责,刚正不阿,不避权要,每遇国家大计便抗疏纠论弹劾。最突出的是他给宪宗皇帝所上的《修政弭灾疏》。
    《修政弭灾疏》产生的背景是其时星文变异,地震京师,东南水灾,边陲多乱。萧龙提出解决灾情不能靠天而必须修政,因而在《疏》里向宪宗皇帝提出四点建议。其一是要宪宗皇帝亲大臣以谋庶政。他提出:“立君所以统治,任臣所以辅治”,因一人的聪明毕竟有限,众人的智识无穷。所以选任贤者为大臣并不是只给予位置而是为了资政。“凡中外臣民的章奏朝廷大政大礼之设施,往往询之谋之然后裁决,故事无过举,人无异议。”可是现实的情况是怎么样呢?萧龙尖锐对宪宗皇帝指出:“今日内阁大臣,每日自朝参之外,寻常不得一睹天颜(平常难得見到皇帝),中外章奏或有不与(大臣)知(道)者。”这样,“虽陛下(皇帝您即使)智周万物”,也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因此他向宪宗提议应该亲大臣,建立朝议制度,倾听大臣意見之后才裁决问题。这样朝廷便有清明之政,内大得民心,而边陲也就畏服了。
    萧龙向宪宗皇帝提出第二个建议是复谏官以来直言。他认为应当恢复谏官制度,才能得到臣子直言。作为皇帝应当真心纳谏,只要出发点是好的,就不能怪责进谏者。如南京给事中王徽等官员,敢于披肝沥胆,但皇帝却以为言词过激而远斥边方,这样处置并不妥当。应当像对待翰林院修撰罗伦、编修章懋一样因直谏受处分后重新官复原职,这样才可广开言路,有利于修政。萧龙提出第三个建议是爱爵赏以重名器。他提出“爵赏者天下之公器而人君之大柄也。所以鼓舞人心者在是,所以策励驽钝者在是”,如果滥赏则失去意义。本来纳粟输官是一时权宜之计,如今却变为世袭,未免有冗滥之失。应当严格奖赏制度,论功行赏,才能激励人心。最后一条是提出增宪臣以饬兵政。萧龙根据调查了解到“天下都司卫所管操都指挥千百户等官,俱系(世)袭(封)荫,庸人不谙兵机重务。上下交通贿赂,彼此递相剥削,军之富者则按月纳钱,贫者则占在家劳役,使成年不操兵器,终月不入校场训练,”这样的军队哪里有战斗力?对此,他向皇帝提出增设宪臣,整顿军队以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
    萧龙不仅敢于向皇帝提意见,对不称职大臣更敢于弹劾。在《弭天变疏》里他就参奏参赞机务南京兵部尚书在其位不谋其政,“未曾决一大谋,未曾措一大策”,终日碌碌无为,这样的大臣应当罢黜,选录贤者担任其职。萧龙尽管知道“言忤于人祸于己”,但为了朝政政他还是上疏直谏。果然不出所料,被弹劾的大臣积怨而伺机反扑,又适逢乡人搆陷,遂借端陷害萧龙,于是萧龙被谪戍万全边境。因为他刚直得人心,士从游者达几百人。萧龙在边陲荷戈十一载,后来是夏官卿马文升为萧龙辨诬,才官复原职,后致仕(退休)家居。
    萧龙回家乡潮阳,在西郊筑草堂隐居著述,做了不少公益事业,关心梓里现状,如在《破邪斧》一文里,对知县姜森破邪立正极力支持。原来双忠庙祀张巡、许远双忠烈是为弘扬正气。可是在双忠庙后寝祀张、许二夫人,前列歌舞伎七人,愚昧者谣传其中一人是张巡爱妾,尊称为大姊,说她有灵能作祸福,淫巫贱姥乘机兴风作浪,蛊惑人心。知县姜森下令将妖像打碎,正本清源。萧龙称赞姜知县“辟邪卫正,不为无功也。”事后姜知县复取北溪论鬼神兼佛老等篇兼采史传有关邪正之辩文章,编印成书广发宣传,喊醒愚昧者不要信邪说,萧龙大力支持,还为书作序,弘扬正气。
    萧龙逝世后入祀潮阳忠义孝弟祠。

你是本文的第322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4、1、5
作 者: 陈创义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