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港引航权回归 最新 图1张

    一个对外开放港口,体现国家主权有二大权,即海关权和引航权。1860年汕头港开埠,同年的1月17日,“潮海关”设立,至新中国成立回归国民手中,由洋人控制海关权共90年。而引航权却早于海关权的回归,于1947年3月20日从洋人手中收回。
    当今引航,旧称领港、引水。老汕头埠俗称“娶水”。引航,是指在一定水域,由引航员登上需前往某目的地的船舶,为保证安全航行,为船长提供建议、忠告,或代替船长操纵该船舶。因此,引航员必须具备驾驶操纵各种类型船舶的丰富经验。
    国内引航业,始于1685年(清康熈二十四年)。当时,广州港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随之出现一批为外国商船引航的专业人员。1744年(乾隆九年),广州府澳门海防同知印光任制订了《防夷七条》,首次对“引水”的选、用作出规定。1834年(清道光十四年),两广总督李鸿章制定了《防夷人章程》八条,明确规定:“对进出口的外国船只实行强制引航。即外国船只进出口,必须雇用中国引航员,而且需雇用清政府认可的引航员”。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前,已经有外国商船到汕头,在南澳岛和妈屿岛一带,进行鸦片走私活动。到汕头港的船只对汕头海域不熟悉,就雇请当地的船民或渔民担任船只的引导带路事宜,汕头港的引航就这样在民间自由的状态下萌芽。1860年,汕头港在洋人坚船利炮的逼迫下开港。当时的汕头港没有专业的引航员,在不平等条约的支持下,外籍引航员入港执业顺理成章。1868年(清同治七年),潮海关(洋关)依据《中国引水总章》,制订了《汕头口引水分章》,其中确定汕头港引航员为6名。据《澄海县志》记载:“1886年(光绪十二年),德国领港员的妻子将抽纱工艺传授给盐灶人林赛玉等20多名妇女,是为潮汕抽纱的发端”。说明当时已有外籍引航员在汕头港从事引航工作了。另据有关记载表明,自清末一直至汕头沦陷几十年,汕头港一直由两名外籍引航员担负引航工作。他们分别是英国人伍德和美国人史多克。伍德,1910年9月2日取得潮海关签发的引航员证书(编号为“6”)任汕头港引航员。是年30岁,住汕头市崎碌路(现外马路)73号,另在妈屿岛有小屋及地皮,并拥有三艘机动艇,雇用轮机、水手、厨师、保姆近10名。史多克引航员证书号为“7”,是年39岁。由于航海经历丰富,是汕头港侨民中的一个知名人士。他在妈屿岛上拥有两层楼房(住房17间),三艘机动艇,还拥有小艇避风塘;雇工10人。两人同时兼任验船师。他们为了丰厚的回报,联手控制汕头港的引航多年。史多克于抗战爆发同年的11月,携带家属离开汕头回美国。伍德则留下来,处于失业状态,一直至日军突袭珍珠港事件发生的当天,被日军拘捕押往香港集中营囚禁,不知所终。
    1939年6月至1945年8月汕头沦陷期间,日军实行封港,进出港船舶全部由日本的“水先人”引领。汕头港引航完全被日本侵略者所控制。
    抗战后期的1944年4月11日,国民政府为了引航工作的重建,成立了“全国引水管理委员会”。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9月28日,国民政府正式颁布《引水法》,规定从次年4月1日施行。1946年初,“全国引水管理委员会”相应在广州成立了“粤桂区办事处”,主任由当时的广州航政局局长卢逢泰兼任。同年冬,粤桂区办事处委派霍远昌负责筹建汕头分处,着手筹办汕头港引航机构。霍远昌经多方努力,在广州、香港两地,招聘了具有航海理论基础、实践经验和一定英语水平的原海轮船长梁文华、黎培根和沈饶生3人,到广州航政局参加引航员考试,3人均通过考试合格,由交通部核发引航员证书。另一方面,在香港购置一艘现成的出海快艇,于1947年3月8日上午,在霍远昌的带领下,由引航员轮流驾驶,这条快艇从香港出发,中途在汕尾港停一宿之后,翌日中午安全抵达汕头港内。1947年3月20日,“交通部全国引水管理委员会粤桂区办事处汕头分处”正式成立。主任霍远昌,引航员梁文华、黎培根、沈饶生,职员4人,船员及工友6人,地址设于大中华旅社(即江旅社),后搬至外马路30号(外马路老港监)。
    1947年3月20日这一天,汕头港引航权回归祖国,结束了自开港以来由洋人包办引航的历史,这是百载商埠汕头应该永远记住的日子。
    同年11月和隔年初,上级派林木屏、黄文田2人到汕头港任引航员。引航员增至5人。他们是梁文华、黎培根、沈饶生、林木屏、黄文田。五位引航员到汕头后,汕头港的引航工作顺利开展,他们是汕头港第一代中国引航员。
    新中国成立前夕,有进步倾向的引航员沈饶生(时任引水业务所主任),秘密接触潮汕地下党组织,并接受地下党的指导,向我党提供汕头港资料及胡琏军队撤退动向;说服动员爱国将领、引航员黄文田为人民做事。在敌溃逃时,沈饶生、黄文田设法保存港口全套引航设备及引航快艇,为迎接汕头港的新生,做出了贡献。解放初期,沈饶生、黄文田、林木屏三位引航员,在震惊中外的扫除汕头港水雷的海上反封锁斗争中,舍生忘死,投身其中,是扫雷技术上的保障及中坚力量。
    从汕头港引航权回归国人之日起,汕头港的第一代引航员,为汕头引航业抒写下精彩的开端。今天,他们已辞我们而去,回望,为了不忘百年老港这段光荣的历史。

你是本文的第475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4、1、5
作 者: 沈玮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