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的师承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具有独特体系的潮州文化,与中原文化一脉相承,体现在民俗活动、建筑形态上,相当程度地保留了中古时期的中原文化的遗风。如典型的潮州方言、民居建筑及民俗节庆等等,无不留下岁月沧桑的痕迹,而较能激发游客兴趣,让人看得见、摸得着的是方物建筑的风貌古韵和节庆活动的浓烈多彩。 由于历代官宦的倡导和潮人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影响至深,潮人多崇敬祖先和名贤,因此立祠纪念或祭祀。在潮州的城乡,到处都有祠堂,多数是祭祀祖先的宗祠、家庙,当然也有公祭名贤或神明的祠堂。这些祠堂规模较大,从建筑风格到装饰均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观赏的价值,是值得推介的方物建筑。 潮州的祠堂大体有三种类型:一是纪念名人的。如现存规模最大、年代久远的韩文公祠,凤凰洲上将要修复的“十相祠”,纪念协助韩愈办学的潮州八贤之一赵德的“天水祠”(赵德号天水,现在韩祠南侧建“天水园”),纪念抗元英雄马发的“马公祠”及双忠庙等等。二是姓氏的宗祠。在乡村较为著名的有官塘陈氏大宗庙,磷溪的丁宦大宗祠,庵埠的王氏大宗祠等。三是家祠。较为知名的如饶平大埕的明南京礼部尚书黄锦的“黄氏宗庙”,潮安彩塘的“从熙公祠”,庵埠的“洪氏宗庙”,潮城内的“己略黄公祠”和“李厝祠”等。 潮州的祠堂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韩文公祠、己略黄公祠、从熙公祠,现正在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官塘的陈氏大宗庙、庵埠文祠、王氏大宗祠(俗称“老虎祠”)、洪氏家庙和城区的李厝祠 (革命文物)。 韩祠始建于北宋,徙至现址的韩文公祠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水磨青砖,高台檐屋),祠中保存了40面明清碑刻以及新建的艺术碑廊,都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从熙公祠以其“渔樵耕读”等四幅石雕挂屏而堪称“石雕一绝”,而己略黄公祠则以其各类木雕艺术保存完好而被辟为潮州市木雕陈列馆,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潮州木雕艺术殿堂,被誉为“潮艺三绝”之一。1993年,己略黄公祠因其精巧、典雅的建筑被认定为全国近代优秀建筑物。 潮州现遗存的古建筑物,多数是明、清以后始建或重修的,宋代的建筑确是风毛麟角了。在潮城中山路葡萄巷东府埕,较完整地保留了一座宋代建筑风格的“许驸马府”。该府系宋太宗曾孙女德安郡主之婿许钰的府第,始建于宋英宗治平年间(1064~1067年),历代屡有修建,但至今仍较好地保留始建年代的平面布局及特点。主体的三进与插山构成“工”字格局,围屋隐伏于中座两旁山墙外,形成独厅、独院、独天井之独特设置。屋面举折平缓,出檐深远,正脊两端从山尖伸出石质鳌尖,垂脊头开嘴甚长,整座建筑结构严谨、古朴大方,被国内建筑专家誉为“国内罕见的府第建筑”而予以重点维护。修复后的许驸马府将辟为“潮州民俗博物馆”。1996年11月,许附马府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潮州较为著名的官塘陈氏大宗庙,为北宋元符年间 (1098-1100年)海阳县(现指潮安)知县陈坦所建,明、清有重修。主体建筑为三进院落,并逐进升高。大门两侧的石刻对联“闽海分藩传旧德,秋溪卜世振新猷”为明南京礼部尚书黄锦所题。庙南约100米处有祠道坊一座,额匾上书“宋岐国公之派”。陈坦原为福建人,卸任后落籍在海阳,初选居址于磷溪的仙田,其后人让与南宋知军州事丁允元,而移至婆雀岭后的官塘巷下村,而今,在仙田村仍有陈姓祖居,故民间便有“先有陈厝巷,后有仙田丁”之说。 潮州的民俗活动,主要是以“时年八节”为不同时序的内容和活动形式。最具地方特色的是正月的游神灯会、清明的踏春扫墓祭祖、中秋节的赏月、烧瓦窑和登高放风筝等活动。潮人宗亲观念较为强烈,不少在外地工作、经商的潮人,总要利用新春、中秋等节庆,回乡团聚。在正月四乡六里都要自己祭拜祖先或名人(有的演化为地方保护神)的诞忌日(俗称为“老爷日”)。如建国前,潮城东西南北门均有不同祭祀形式的节庆日,尤其在南门外青龙古庙的“安济圣王”出游最为隆重。安济圣王据传是三国时蜀汉永昌郡太守王伉,因他是御敌忠臣,被汉王封为“安济圣王”。传说他因护佑潮籍官员谢庸安(一说谢少苍)不致死难,深受潮人的爱戴而称为“灵感安济圣王”。每年农历正月下旬,必掷杯择日出游,潮人俗称“大老爷出游”。其时,几乎所有乡民都前来观礼或祭神,沿途人山人海,游人如织。所经之“安路”,各商铺或聚居各社的“神前”,罗列香案祭品“恭迎”。随后有各班鼓乐各显身手,名师亲操鼓槌,潮乐高手争献绝技,演奏潮乐名曲如《封相》、《抛网》、《画眉跳架》等。但闻弦乐百转千回,锣鼓喧天,响遏行云,气势雄浑,把游客带进了一个美妙的艺术境界中去。夜晚还举行丰富多彩的花灯游行,一连三夜,以示庆祝升平丰年。最后一晚,各社花灯集中潮城内镇前“箭道”赛灯,最为精彩。明代新安利民刊刻本的《荔镜记》(第六幕·五娘赏灯)中多处描写元宵夜潮州游花灯情景。如台词唱:“正月十五冥(夜),厝上人点灯,三街六巷好灯棚,又兼月光风又静,来去踢砣(游玩)到五更。”可见,这正月的游神灯会的风俗,起码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现在,潮人较为看重并参与的主要有元宵灯会、五月节赛龙舟、中秋赏月及重阳节放风筝等活动。在潮州元宵的灯会中,尤其以意溪的闹“重元宵”和溪口灯会的“穿蔗巷”最为热闹。他们多是以宫灯(汽灯)开路,接着是排成长龙的彩标旗队,后是秧歌队或潮剧造型的活人景屏,以打击乐为主的潮州大锣鼓队断后。这些游神灯会队伍,壮汉一律头戴金花毡帽,身着黑长衫,腰系红绸带且赤足,而擎彩标的都是从乡里精挑16~20岁未出闺的标致姑娘,身着漂亮服饰,人面桃花,肩擎精美大标,款款移步,可以说是灯会队伍中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线。而且元宵节期间,潮州城乡多数利用传统的节庆灯会,开展春茗联谊活动,以吸引海外游子和游客。如泰国大慈善家谢慧如先生,于1992年和1994年两度率泰国华侨庆元宵代表团莅潮,参加了由他捐建的开元寺泰佛殿和慧如公园等项目的剪彩活动,很多旅外的宗亲参加了元宵灯会联谊活动后,无不感到:“最圆韩江月,最美元宵灯。”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