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时,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较差,农村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养鸡,以求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在这一愿望主导下产生了养鸡的朴素习俗。 元宵夜里,妇女们会到竹丛下面摇着竹丛,口念诀道“摇竹子”,又在地上抓一把沙石用衣服兜着,念诀道“抱大鸡”,一边走一边发出唤鸡的声音,把衣服里的沙石一直带到鸡舍,放进鸡笼里面让鸡吃,俗认为这样就能养出又大又多的鸡。 鸡的身上有一种个体小得肉眼几乎看不到的微小虱子,俗称“鸡怠”。它会吸食鸡的血液,影响鸡的健康。特别是孵小鸡时母鸡的身上和鸡窝的稻草中生长极多,其它的鸡经常去晒太阳和在沙堆上“洗澡”,所以寄生较少。养鸡者常让鸡卧在有沙的地上,张开翅膀,全身羽毛放蓬松,用双翼不断扑打着沙地,让微小沙粒涂粉飞入毛里,然后再抖动身子,把沙土抖了出来,如此反复多次,这现象叫“洗澡”,就是让地上的微沙尘土,来冲刷身上的“鸡怠”。有经验的养鸡者会在沙堆上加些硫黄粉,效果更好。孵小鸡的母鸡,长期伏在鸡窝上,极少出来,所以身上和窝里的“鸡怠”特别多,因此小鸡孵出来后,要赶紧采一枝仙草缚在鸡笼上面,以保平安。孵鸡的人,在小鸡出壳后,便用长铁钳,把鸡窝的草钳到外面烧掉,或丢入池塘、河流中,把“鸡怠”杀死。如果不慎,用手去抓鸡窝里的稻草,或是抱走孵蛋母鸡,“鸡怠”便会入侵人身,两手痒得要命,非赶快用温水洗刷不可。 在潮汕地区,一般人家养鸡都是要养肉鸡,有些是购买鸡苗来饲养的,如果买来的鸡苗是雄性的,在它快要成年的时候,一般会把它的睾丸割掉。这样,雄鸡才没有性欲,长膘快。旧时在农村的大街小巷总会有口吹一支简单而尖声的小笛子,发出“嘟啪”的笛声的阉鸡师傅。在他腰间有一个小皮袋装着工具,并带有一个小竹篓。阉鸡时他先用小刀在鸡的翼下划开一道切口,用小弓把切口撑开,用韧性很好的纱线(后来改用尼龙线)把睾丸割离腹腔,再用小勺舀出来。阉好后就用鸡毛把切口贴住。这样能防止感染,伤口也容易愈合,既不必消毒,也不用缝线。鸡的睾丸割出来后归阉鸡师傅所有。若是当天收集多了,他就会卖给人家煮汤吃。 民间普遍认为,报晓的是公鸡,若是母鸡叫是为怪异,极为不祥,或要死人,或称是家中阴盛阳衰。民间俗以为“公鸡不啼母鸡啼,主人不死待何时”;忌公鸡啼叫过早。夜间一更啼叫,必定会有火灾,二更啼叫,必有盗贼;忌公鸡西向啼叫。俗称“公鸡西鸣,家有不宁”,西方为人归天的方向,兆示着死亡、火灾等凶事。若出现以上情况的鸡,养鸡者要把该鸡放在门槛上砍头,并唱几句吉利话禳解。鸡舍一般设在院子里,任其宅内户外觅食。母鸡生蛋时,人不可窥视,否则就会生不出蛋。母鸡抱窝时,如果不想让它孵蛋,就用鸡毛穿其鼻孔,并令其站在水中,以期其“醒”来,不再抱窝。鸡舍不得垒在正屋的屋檐下,以免“双落泪”不吉利。山区的农家晚上忌谈及山猫,因为山猫专门在夜里偷袭鸡。 每当村里游神时,养鸡者就会赶紧收拾事前铺于地上专供“老爷”(潮汕人对地方神的称谓)队伍践踏的稻草、纸灰炮硝等,取回家中放于鸡窝中,口中祝祷“老爷”保佑鸡多下蛋,鸡仔活得齐,鸡不生病,长得肥大。家里的鸡若是得了瘟疫,忌说“着灾”(染上瘟疫)二字。养鸡者要拿一块花旺(一种植物)、一只旧草鞋、一张旧粮单,缚在一起放于鸡笼上面。有的拿一块花旺和一块杉刺挂在鸡笼上面,这样可驱除鬼魅。也有的写一张“姜太公在此,此鸡不卖”的字条贴于鸡笼上。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