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路,一条以辛亥革命先行者名字命名的街道;她历经百年风雨,自西而东一路延伸,一次延伸就是一次社会变革,一处遗迹就是一个时间刻度,记载着新旧汕头和改革开放前后的历程 中山路,地处老市区外围,是旧汕头的边缘地带。上世纪20年代初见雏型,而真正称得上马路的则是在上世纪50年代。当时从红砖楼至公园头这一路段用柏油铺成,中间设有绿化带,两旁有人行道;而从新兴街往东则为狭小曲折的土路,路旁多为低矮小屋和农田菜地。中山路现有的建筑都是上世纪60年代之后建成的。据记载,中山路曾有不少历史遗迹。这些遗迹就如同标点,将百年史话分成段落,呈现城市的沿革与变迁的轨迹。 红砖楼遗址位于中山路头与镇平路、民族路的交叉点。清光绪年间,广东陆路提督方耀一面大树重教育才之风,一面在各地遍立医院、广设善堂。清光绪八年(1882),方耀率地方绅士、商人创办汕头同济善堂,并在此设立同济医院。1925年7月23日同济医院重建,这就是后来的红砖楼。1925年6月,省港大罢工爆发,“汕头各工会对外罢工委员会”会址设在红砖楼。1939年日军侵占汕头,红砖楼成了日本军部。1945年日本投降,红砖楼改为市警察总局兼监狱。1949年潮汕解放后,红砖楼曾作为部队驻地,后改为人民防空办公室。“文革”时期曾作为民兵指挥部,后改为招待所。上世纪80年代初,一度作为汽车客运站。1987年被拆除,建成金凤坛。 汕樟轻便铁路总站遗址位于今同益市场门口,至今这一带仍被老辈人称为“轻便车头”。轻便铁路即在路基铺上轻型铁轨,轻便车置于铁轨之上,车形如运矿斗车,设有座椅,车夫从后推行。民国四年(1915),大埔人杨俊如、萧亦秋创办汕樟轻便车铁路公司。汕樟轻便车铁路起点设在汕头,终点为澄海樟林,全长18.5公里,沿途设10个站点。后来当局以“妨碍市内交通”为由,责令拆除。抗日战争爆发,汕樟轻便铁路随之消失,而今只留下“汕樟路” 路名和“轻便车头”旧地名。 林厝祠(林氏宗祠)遗址位于汕头中山路和新兴路交界处,是旧汕头规模较大的一座祠堂。民国八年(1919),潮人林桂园、林国英等倡建林厝祠。它坐南面北,面积1876.481平方米,曾在此开办“崇本小学”。1925年东征军曾在此设立总部。日军侵汕时,伪军黄大伟部在此设立总部。新中国成立后,曾在此开办汕头留用行政人员学习班,曾作为汕头专区体委所在地。1983年被拆,改建为六层楼的汕头市文联和汕头画院以及市公安局宿舍。 花园里,因旧时有一私家大花园而得名。花园里1号是震东中学遗址。1927年,中国共产党为了培养干部,将震东中学初级部的社会科扩展为“社会科学学院”,向干部讲授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恽代英、李春涛、杜国庠等曾到此授课。该楼为二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后来作为公园区幼儿园所在地。旧址现已不存在。 花园里对面有一所“基督教市东堂”,人称“客语堂”。民国二十四年(1935),在客家人黄献庭医师、邮政局长谭寿荣及张贤良等人的倡议下,教会建成了一所面向客属信徒、以客家方言传道的礼拜堂。当时这里地处中山路尾,教堂占地1950平方米。1958年“客语堂”改称“市东堂”。上世纪80年代该堂重修,基本保持原貌。 上世纪60年代初期,中山路开始向东延伸。这一时期建成的中山四小(今爱华中学北区)、工艺大楼成为其中最壮观的建筑物。“文革”时期,中山路曾改名工农兵大道。上世纪70代初期,中山路开始旧房改造。上世纪80年代,雕塑“崛起”(三身人)落成,其原型为李宏平、李巧贤、李德亮3位潮籍跳水世界冠军。1988年,市区首座高架桥——汕樟南立交桥自北向南横跨中山路。之后又拓建中山中路、中山东路,并延伸至泰山路以东的海滨浴场,使之成为我市目前东西走向最长的道路之一。 今天的中山路,一头接汕头市区,一头接汕汾、深汕高速公路,分别通往福建和深圳、广州,还是汕头市区东西走向临港主干道之一。中山路的沿革,反映出各个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是汕头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