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跨外砂溪东西两岸的“轻便车桥”建于何年何月,我不知道。我是1932年出生的,似乎在我五六岁跟母亲去外婆家那个时候,就曾经坐过一两次轻便车从那“桥”上过溪的。这“桥”位于外砂渡船口上游约两百米处。内陇那条高坝上是“桥”的两端。

    先说那“车”,所谓“轻便车”,十分简陋。其实它只是一块约1.2米见方的厚木板。这板下面左右各有两个铁轮子(如火车轮),板的后边左右两角各有一个方洞,方洞上各插进(活动的,随时可以拔出来)一根长约1米的木棒,车夫在车后就两手抓着木棒、两脚在铁轨上推着车盘向前跑。车向前冲时有了一定惯性,便自动滑行,车夫就跳上车盘站着休息一会儿,待到惯性逐渐消失,车速越来越慢时,车夫又下去推。如此跳上跳下,推推滑滑,自始至终。而那车盘四周根本就没有围栏,连个简单的扶手也没有,上面只放着几张四脚矮凳供乘客坐而已,矮登也没有固定在车盘上,你想面向那就向那。

    后说那“桥”。所谓“桥”,《说文》的释义是“水梁也”。外砂溪上那轻便车桥,可谓名副其实只有“梁”而已。说来叫人骇怕:从溪这边到溪那边,大约每隔五六米就相对打下两根大木桩,木桩上另用一根大木桩横向连着,这就成了一个个桥墩。然后又用大木桩纵向把各个桥墩联结成一个框架整体,最后在这个框架上东一片西一片放上木板(绝对不是一片接一片密铺的),木板与木板的间隔很宽。这就成了我特别为之加了引号的“桥”。那铁轨就铺在这桥上,那轻便车就行驶在这轨道上。

    有一次,我们从外婆家回来,舅舅给我一个大西瓜(可能有四五斤),我高兴得不得了。离开外婆家后,西瓜由母亲提着,上了轻便车后,西瓜由我抱着。那时好像开始发洪水,溪面漂流着各种杂物。坐在轻便车上,桥下流着什么东西都一目了然。洪水逼至两岸,黄浪翻滚,飞腾南下,溪中的树枝和杂物被卡住,桥墩摇晃,轻便车也摇晃。突然一个颤动,西瓜溜在车盘上,我俯身去抓,母亲立即揪住我的衣领,眼看西瓜从桥板的空隙中掉下水,我“哇”一声哭喊起来。轻便车上上演了儿抓瓜娘抓儿的惊险一幕。因此之故,外砂溪上那轻便车和那桥给我的印象特别特别深刻,记忆犹新,仍有余悸。

    外砂溪上的轻便车桥后来怎样消失?我不知道。

你是本文的第841位读者
来 源: 《汕头日报》2009-04-26
作 者: 林永锐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