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汕头百年大事记》中熏记载了这么一段史实押“1909年熏澄海振发织布厂开办,该厂开了潮汕地区机器织布之先河。”今天熏当我从前人留下的史料中重温这段百年旧事时熏看到字里行间仿佛跳动着一颗炽热的心。
素有“红头船之乡”美称的澄海熏华侨众多熏除了陈慈黉家族是一个代表,澄城的高氏家族也颇具代表性。高氏家族是潮汕地区民族工业的开拓者。家财万贯、人丁兴旺的高家,在20世纪初被潮汕人称为“高半城”。高家的第三代传人高绳之在家乡澄海创办振发布局,在汕头创办电灯公司、自来水公司、电话公司等实业。 当年潮汕纺织作坊落后 潮汕地区手工织布历史悠久,是遍布农村的一项重要副业生产熏主要由妇女承担。汕头开埠之前熏所产的布匹多为家庭自用熏产品主要有苎布、蕉布、织毯等熏其中以蕉布为本地名产。据清乾隆年间周硕勋的《潮州府志》载押“唐时熏潮阳郡每年贡蕉十匹熏乃蕉布也。而潮阳郡即今潮州府熏故其俗至今种蕉熏煮以纯灰水漂澼令乾熏乃绩为布。”纺织工具主要有木质纺纱机、排布机、捆纱机熏均靠人力操作生产。谢雪影在其《潮梅现象》一书中曾有过生动叙述:“机声杂沓,填街塞巷,柴机林立。贫家妇女,闲坐机上,口唱歌而手足织布。” 随着汕头开埠对外通商以后熏国外纺织品大量输入潮汕地区熏严重打击了农村家庭纺织业。同时熏有些常年往返上海、苏州、杭州和香港、澳门从事纺织品买卖的商人熏也集资在汕头、潮州、澄海等地开办纺织作坊或纺织厂。但技术、设备不过关熏生产出来的布俗称土布。 高绳之创办织布厂 高绳之从当时“日本的工业已相当先进,织布行业多已实现机械化,减少人力,提高工效,降低了成本,所以布价也降下来”中得到启示,人力终究斗不过机器,民族织布业必须改革设备。在父亲高学能的大力支持下熏1909年,第一批20台新式木质织布机到达澄海振发布局。 高绳之的振发布局穴织布厂雪位于澄海县城东,占地约一千多平方米。初时雇佣工人五六十名,后有所增加。工厂里除用于办事的大楼外就是工场,工场里设有电力发动机,织布机在发动机带动下开始工作,多余的电力还被用来带动3台小火砻,以作碾谷之用。 创业之初熏高绳之聘请两名日本人,一名叫吉井,一名叫阿乖,担任技术指导。他们制作一种新式木规熏操作起来轻便快捷。采用上海产的机纺大纱为原料熏两天可织布一疋穴3丈余雪。当时,振发生产的是一种红、蓝色相间的柳条纹布,因为质量好,价钱低,振发厂的布匹成为粤东棉布市场的抢手货,在东南亚也很畅销。东南亚人称该厂的布为“澄海布”,也有叫“四季布”的。 澄海织布厂由一家增至70多家 高绳之引进织布机械和技术,是为了发展本地民族工业。当本地人掌握了新法织布技术之后,他便把日本技工辞退。由于各种原因,振发布局开业不久便停产,后来转给一章姓人家经营。解放后进行公私合营,后来又转为国营企业,工厂仍在原址。直到1987年,随着生产发展才搬至城外建新厂房。 尽管振发布局经营短暂熏但它依然是潮汕近代织布生产技术改革的先驱者。振发布局的成功带动了整个澄海的织布业,仅澄海一地先后仿照高氏方法,制造新式木规机织布就有很多人。当时熏新织布机每架成本10多元熏生产效率则比旧机高数倍。到1919年,澄海已有织布厂70多家。为减少行业间不必要的恶性竞争等有关问题,协调生产,高绳之发起和组织了布业公会,规定凡是织布机在100台以上的工厂可以加入公会。据统计资料,在20世纪30年代初,澄海城及附近乡村日产棉布达300匹,年产值3000万元以上。这些织布厂和家庭作坊,80%属华侨投资或有侨眷的股份。由于潮汕的民族工业从一开始便输入侨资血液,在潮汕地区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上起着很大的作用。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