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宋代潮州城的概貌,地方文献多语焉未详。如光绪《海阳县志·建置略—·城池》中,仅有几十字的记述: 城即府城,北倚金山,东临韩江,西南绕以濠,外郭以土为之。宋绍兴十四年知军州事李广文乃循濠流旧址(上秋下瓦)砌焉。绍定,端平间知军州事王元应。许应龙、叶观相继(上秋下瓦)筑,为门十有一。 《永乐大典》卷5343、5345的发现,才使我们对宋代潮州城具体规模的了解,有了比较详细、可靠的依据。 一
《永乐大典》所载的潮州城图(下简称为《城图》),是一份十分可贵的,可资研究宋代潮州城的直观参考资料。但是,由于《城图》所显示的宋代潮城,是一个南北轴略短于东西轴的矩形布局,而下水门的位置则处于城墙的东南角,因此,有些学者据此而推断:宋代的城南墙,大致是沿着今天的兴宁巷、翁厝巷、潘厝巷一带横亘而过。并列举乾隆版《潮州古城地形图》中“甲第巷,俗讹为教场巷”的文字说明作为旁证,断定宋代时,甲第巷还是处于城南墙外的校场。① 对于以上论点,笔者以为有进一步辨析之必要。 1、乾隆潮州城图所谓“甲第巷,俗讹为教场巷” 一语,并非推论宋代潮城南墙位置的坚实旁证,因为校场的位置不一定是在城外。 《永乐大典》卷5343《潮州府·校场》引《三阳志》(以下简称《三阳志》)谓:“小校场,在子城外之西偏。大教场,在旧熙春园之侧。”说“子城外西偏”而不说“城外”、 “北门外”,可见小校场仍在城区内。而所谓的“旧熙春园”地址,据《三阳志·州治》称:“郡圃接宅堂之后,黄侯定创堂其中,扁曰熙春。” 可知大校场的位置,实际上也在城区内的子城中。此外,据《三阳志·营寨》所述:“禁兵、厢兵七营,在城西之威武坊,南北布列,兵共二千余人。”也明确地点明了,潮城驻军兵营在城区中。军营中一般都设有校场以作操练之用,因此,尽管我们今天已难于确定“威武坊”的具体地点,但从“在城西,南北布列”这一线索,已可大体断定宋代潮州西城区,大约相当于今“道后”往南一带,曾是兵营所在地。所以说,即使乾隆潮州城图所指的“校场巷”的校场,果是宋代的故址,也不能排除其地处城区的可能。 2、《城图》不是精确的实测图而是详略相兼的简单示意图。由于受到手工雕版技术和横版式的限制,故对衙署,寺观等相对集中的城北,城中区,《城图》予以详细表现;而对城南和郊区,则予以压缩、省略。这只要结合《三阳志》。《三阳图志》的正文—一稽核,便可悟出其中用意: 《三阳志·城地》:“州之外城……西北辟五门以通往来:正西曰贡英,西北曰湖平,正北曰凤啸,对岳祠曰和福,与南三阳而六”。对于各门的方位记述相当明确。但在《城图》中,贡英门(图中作“贡门”)却处于西南角,而座落西北方向的湖平门,反而画在正西方位,与标志四向的“西”字直对。根据上引文献,我们如果把“西”字移至贡英门处,那么图与文的方位便完全一致,而处在东南角的下水门,也相应地变成朝正东的方位,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造成图、文脱节的原因,应该说,不是绘图者不具备起码常识所致,而是出于技术操作、版式要求的考虑,有意对《城图》进行省略,压缩的结果。也即是说,《城图》是一幅不完全按实际地形而绘制的,并省去了南城区的简明示意图。那么,宋时潮州城的规模究竟有多大?这就必须结合《城图》,再细检《三阳志》等地方志籍的记述,方能进一步地了解。 二
对宋代潮州城南北轴的长度,最为直接明确的记载,当推《三阳志·桥道》: 太平桥,在州治之前。州治自太平桥直抵三阳门……自太平桥至三阳门,长五百单五丈八尺。 从《城图》可知,太平桥位于今太平路北段。该桥于1989年水电线路改造工程中,曾有部分桥墩及桥板被掘见(后因发掘,保护等方面条件不具备,故重新掩埋于地下),从而可以确定它的具体地点是在太平路的上水门街口。而三阳门则是宋代潮城的南向终端。宋代一尺等于30.72厘米②,因此,宋潮城南北轴线(上水门——三阳门段)的长度是: 0.3072X5058=1553.8(米) 据潮州市城建局198O年实测,太平路(自中山路口——南门古)总长度为1660米,若减去中山路口至上水门街口的100多米,与上述1553.8米的数字完全吻合。由此可以断定:宋代的三阳门故址,即今之南门古,也即是说,从宋代至清代,潮州城在南北轴向上的规模,基本不变。 对于505.8丈这个数字的可信性,还可以从另一个方面予以证实。 1、与太平路基本平行的宋代潮州东城墙,其长度与太平路相埒。《三阳志·城池》: 州治之东,溪界于左,循、梅舟筏顾流而东,直至子城下,扞御之备,视三方尤为要害。此方空阙,南、西、北虽有城,与无城同。端平初(1234年)叶 侯观下车来几……遂东自新城门,沿溪傍岸,筑砌以石,至于三阳门之南,首尾与旧城联属,计五百五十丈,高二大,雉谍与焉。 从上述引文看,“沿溪傍岸”的堤城长550丈,与前述的505.8丈有44丈的差距,但由于:一、505.8丈是太平桥至三阳门的距离,而从太平桥至州治前的鼓楼(即今上水门街至中山路口)尚有100公尺左右路面,折合宋尺约33丈,应予补入;二、堤城“始创亟于图成,多因居民水阁旧北(址),未免凹斜屈曲”,(《三阳志·城池》)因此,如果计算堤城的直线距离的话,应该说,太平路与堤城的长度大体相当。换言之,宋代潮城的两道南北走向轴线,其长度均在540丈左右。 三
关于宋代潮州城的周长,《三阳志·城池》有明确的记述: 外城旧基,周围一千一百七十丈,石城仅存者九十有四丈,土基半存者,六百六十有六文,为民居所侵,无复遗址者,四百一十丈……淳熙间,提刑司行 下委官打量外城,总计一千五百三十丈,与旧城丈数异,今两存之。 上述各分项累加长度为1170丈,与外城总周长相合,但淳熙年间(1173——1189)由提刑司行下委官打量的外城长度却是1530丈,两者差距竟达360丈!以致修志者也感困惑,遂以客观。求实的态度“两存之”,给后人留下一个谜。 其实,只要接读下文,疑虑或可消除。“外城自李公广文辍役后(按:李广文曾于宋绍兴十四年循故基兴工筑外城,后因故作罢),故基日就侵削,郡有筑城之请屡矣,殆成文具。淳熙间,沈寇迫境,城市之民避于子城,什不容三、二。”可知从绍兴至淳熙数十年间,残缺日甚的外城故基迄未修复,以致盗寇迫境时,居民要争先避于子城。因此,淳熙间官方“打量”的,不可能是外城的实体,而是拟议中的重修外城的长度,要确定宋时潮城的周长,仍须以1170丈为准。因为《三阳志·城池》中还有一段记述可资参证: 州子城门三:东、西、南。东门今废。子城四围凡六十步,高二丈有五尺,面广一丈,基倍之。壕面阔七丈五寸,自城下转西而南,绕郭之外,延裹一千 二百余丈。城壕即护城河。潮州城这一“自城下转西而南,绕郭之外” 的城濠,其长度自然要比城墙长些。外城1170丈,城壕1200多丈,其长短比例正合适。相反地,如外城1530丈,比城壕长出300丈,便与常理有悖了。 此外,上引《城池》篇中还有一段文字可作论定外城长度的旁证: 绍定间,属有梅、杨、陈寇之警,王侯元应从邦人请,乃……因旧基筑之,外(上秋下瓦)以石。时志于速成,客土未实,亡何坏者过半,许候应龙复筑 之,乃稍坚致。自三阳之南、西、北,环抱接于金山之背,计九百五十一丈。 绍定(1228——1233)共6年,王元应,许应龙是前后任太守。他们修筑的外城只有951丈,与前述1170丈相差219丈。其原因估计有二:一是为防寇盗,“志于速成”,因而删繁就简;二是估算长度的起点在三阳门,终点在金山之背,未包括三阳门东侧及金山背至韩江边两段。所以说,1170丈这个数字是相对可信的宋代潮城(不含堤城)的周长。至端平年问叶观修造堤城之后,潮城的总长度便是: 1170+550=1720(丈) 这一规模此后基本固定下来,其间虽有元代至元年间平城之举,但从大德间郡守太中帖里复修堤城以后,历次修建,皆沿宋代故基。 《永乐大典》卷5343引明初《图经志·城池》云: 圣朝平岭南。洪武元年冬,指挥俞辅(按:应为俞良辅)统兵来潮,越四年,因旧基而再兴。内外皆砌以石,高厚坚致。各门外筑瓮城,皆屋其上。为门七:东门、上水门、竹木门、下水门、南门、西门、北门。十年,指挥曹贵扁南门曰镇南,北门曰望京,新创西门曰安定,余皆仍旧。城濠环绕,自南门至金 山后。显然,俞良辅、曹贵在明初修城时,皆“因旧基而再兴”,连城濠等均未作太大的改动。 嘉靖郭春震《潮州府志·地理志》谓: 潮州府……城围一千七百一十九丈,……东跨溪濠,西北抵湖山……宋至和元年筑,庆元间增筑,洪武间筑砌因旧址云。 除了再次强调明初洪武年间外城筑砌“因故址”外,嘉靖志还指出了其时城围长度是1719丈,这一数字更充分地说明了:明代潮州城围的确是沿宋代故址筑砌。(明尺1尺等于0.311米,较宋尺略大,1719丈折合宋尺为1740丈,与宋代城围1720丈相较,误差甚微,可以不计。) 清顺治吴颖《潮州府志·城池乡村考》谓:“潮州府……城围一千七百六十三丈”,“宋至和元年筑,庆元间增筑,洪武间指挥俞良辅辟其西南”。其后,乾隆周硕勋《潮州府志》及光绪《海阳县志》均沿其说,直至今天,不少文章还经常引用,以致俞良辅“辟建潮城”说几成定论。 然而,只要细阅上引明初志籍,比较一下宋、明城围的总长度,“辟建”说之不能成立,其理自明。顺治间潮城虽达1763丈,较宋代长出40多丈,但自宋至明,时间跨度几百年,城墙又经多次修筑,特别是城门设置有过较大改动,加上丈量等因素,因此,总长有些微变化,毫不足怪。与1720多丈的基数相比,上下波动数十丈,尚不足以作为“辟建”的依据。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l、宋代潮州城南北轴的长度为540丈左右;外城围长在1720丈左右。2、上述潮城规模,自宋代至晚清,基本上未有太大变易。
注: ①陈香白、郑锡煌《<永乐大典>所辑<潮州城图>考略》,载《自然科学史研究》8卷3期,1989年。 ②《中国历代度量衡简表》,载《文史知识》1986年第1期。
|
你是本文的第2406位读者 来 源: 《潮州》1991年第4期 作 者: 曾楚楠
|
|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