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潮州,虽是偏处于岭南海隅,在陶瓷发展史上,却称得上是中国的主要陶瓷产区之一,其产品制作工艺独特,造型美观,产量巨大,销地广远。
   早在先秦时期,潮州就打下了良好陶艺的基础。据考古研究发现,潮州市以南地区的距今5000-6000年地层的泥沙样品中发现有海洋微生物硅藻化石和有孔虫壳,而且越往南,这种发现越多。随着海退的出现,下游的沙洲不断扩大,韩江出海口一分为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在潮州市以西的陈桥村的海积台地上发现了一处新石器时代遗迹,考古学家称之为“陈桥人”。
   从这些贝丘遗址出土的陶片、陶器来看,其器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灰黑色夹砂粗陶,烧制火候不高,质地松弛,系手工手轮制作;另一类是灰黑色硬陶,火候偏高,釉质均匀,器型纹外观纹饰多样,计有绳纹、布纹、菱纹、方格纹、三角纹、叶脉纹、水波纹,交叉刻划组合纹及多种符号纹等。器类主要有罐、钵、杯、豆、盒,多处理为平圆底,表面抹平且多划纹,颈部涂赭红色或简单的彩绘,富于远古的南越特色。陈桥人生活的时代已经有夹砂陶出现,其陶器制作工艺到秦汉时期又发展成熟。
   到了两汉时期,潮州的陶瓷烧制技术有了较大的改进和发展。归湖神山山岗、意溪二塘等处硬陶遗址,龟山、凤新百区田、凤山猪头山等多处印纹硬陶遗址所出土的陶片和陶器,其釉色釉面已有所改变。釉色均平,纹饰多样,器型偏正,胎壁较厚,胎质细腻,硬度较高,可见烧制技术已有所改进提高,其中部分施釉陶器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到两晋时期,潮州的窑场初具规模。两晋时期,受中原文化及制陶技术的传播影响,潮州出现了规模较大的窑场,从原来的简单土窑改进为“馒头窑”,烧制技术也有所改进。就已发现的北关北堤古窑址、凤山原赤岭埔遗址、凤眼山埔、窑房山和南关一带所出土的陶器和陶片堆积层来看,与潮州市文博部门在位于潮安归湖区域内的叫“黄蜂采花”的地方的东晋墓室出土的陶瓷器型相同。从器型外观和瓷器的质地即可看出当时潮州的陶瓷烧制技术已然达到很高的水平。
   1994年6月,在竹竿山军营前的窑房山地上,从挖掘的晋代馒头窑址上收集到一只茶盏、一个小碗,还有较大的一个青绿釉碗。还有一些罐、钵、坛等,硬度都比较高。这些器皿,或光亮碧绿,或晶莹如玉。制作精细,美观大方,全部开片,堪称潮州罕见的陶瓷精品。
   唐宋时期,潮州的制瓷技术有了新的突破。唐时期,潮州窑在原来的“馒头窑”的基础上改造成“龙窑”,从而大大地提高了陶瓷生产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广东省博物馆考古队和潮州市博物馆于1954年、1972年两次联合对北关新溪的原唐代古窑址进行发掘、清理和调查,发现“龙窑”壁、灶室系彩碉火土夯筑而成,至今窑室仍极为坚固。从而得出结论:“龙窑”是烧造建筑材料和烧制陶瓷的两用窑灶。
   唐代潮州出现的大量陶瓷窑场,多分布于在府城近郊的北南方向。有记载的有田东园、葫芦山、翁片山、象鼻山、窑房山、窑上埔、北堤头、竹竿山和南关等多处遗址。这些窑口都应属于唐代北关窑的范围。南向有厦寺洪厝埔、竹围墩等处唐窑遗址及上埔堤边至安南庙、古美村一带沿韩江岸边,属于南关窑范围。南关地区从韩江大桥沿江至古美堤边一带,也散布着青釉陶瓷片堆积层,可看到唐代的多处陶片堆积层,其风格特点与北关窑出土的基本相同。
   潮州临海,是当时中国货物输往外国的出海港之一,这为潮州瓷的外销提供了可能条件。从当代出土的唐代潮州陶瓷来看,其造型外观及纹饰,多为莲花、菊花瓣纹,正迎合了当时东亚各国的崇佛意识,可知古时候的潮州陶瓷人,已有了一定的“投客所好、适者为佳”的商品设计理念和市场意识。据中国陶瓷历史资料记载:唐代时期中国与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甚为频繁,青瓷是主要出口商品,当时潮州的青瓷很受外国人喜爱。唐宋时期潮州瓷器的外销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韩江边上时有市民找到当时遗留下来的瓷器和碎片,这些显然是当时外运时留下来的。近年在上述国家也出土了不少中国唐代的青瓷器物和瓷片,其中不乏产地为潮州的实物。这是唐宋时期潮州瓷器出口的明证,而且外销所占的产品数量有相当的比例。

你是本文的第1272位读者
来 源: 《潮州日报》2006-07-12
作 者: 张瑞端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