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汕头港的逐渐形成
据地方志记载,今潮州市以南的韩江三角洲,远在二千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随着韩江三角洲的扩展延伸,慢慢形成了汕头这块陆地。由于这里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较之其他港口优越,所以船只往来日渐增多,到了清代嘉庆十四年(1809),原来的“沙汕头”改称为“沙汕头港”。 二次鸦片战争失败,根据中英、中法《天津条约》及《续增条约》,汕头于1861年被迫辟为通商口岸,称“汕头埠”。 列强对汕头港的掠夺 汕头开埠后,英、美、法、德、日、俄等国家先后来汕设领事馆,开办洋行、教会、建设码头、仓库,开展海运贸易。1862年英国汽船首次抵汕,随后,美、法、德、日等12个国家的航船相继抵汕。外国汽船逐渐取代了国内的木帆船。开埠前的1858年,本地大型远洋帆船有400多艘,至1877年几乎绝迹。外国船来汕货物,除了少量的棉花、布匹、工业品外,大宗货是鸦片。 汕头海运贸易的短暂繁荣 自汕头开港至20世纪初年,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发展,汕头港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贸易港口,拥有趸船码头6座,仓库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中外轮船公司有英商怡和、太古,泰国中暹轮船公司,中国招商局汕头分局等10家。另有太古南记、维记、捷利等30多家船务行或代理行。汕头港与国内沿海各港及新加坡、泰国、日本等东南亚诸国及欧洲几个大港通航。 国际航线的开通,促进了港口海运贸易的发展,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汕头海运商贸达到了鼎盛时期。据《潮海关史料汇编》载:“1932至1937年各年往来外洋船舶吨数均占全国第三位”,仅次于上海、广州;上世纪30年代,汕头“商业之盛居于全国第七位,仅次于上海、天津、大连、汉口、胶州、广州。”(据《潮州志》)。 汕头沦陷,港口衰落 1939年6月21日,日本帝国主义军队入侵汕头,控制海关,关闭港口贸易,港口主权和航运权益由日本帝国主义侵吞。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盟军为了打击日本帝国主义军队,多次派飞机轰炸驻汕日军,港口生产设施遭受严重破坏,港口内外交通中断,贸易运输一蹶不振。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港口航运得到恢复,但因战争创伤,加上国民党政府腐败,通货膨胀,港口海运贸易冷落。 汕头解放,港口获得新生 1949年10月24日汕头解放,汕头港获得了新生。 汕头解放后,军管会接管了港口各个管理机构和轮船公司,建立了新的港口管理机构和港口企业。1950年粉碎了败退到台湾的国民党反动派妄图封锁汕头港、破坏港口生产的阴谋。“一五”时期修复了码头、仓库,使港口航运恢复发展。港口吞吐量从解放初期的三四十万吨发展到1957年的130.3万吨。 从1958年至1978年,汕头港与全国一样,经历了艰难曲折过程,造成港口发展滞后,20年间港口年吞吐量在120万吨至180万吨之间徘徊。从1973年至1979年建成3个中级泊位。港口通过能力才达到150万吨,初步改变了落后面貌。 发展中的汕头港 改革开放以来,港口生产、建设和贸易运输全面发展。 至2002年,全港拥有大中小各种码头泊位共65个,年通过能力超2000万吨。特别是“八五”期间,汕头深水港一期工程建成3个万吨级深水泊位和建成一条长7.95公里的外导流防沙堤,加上挖泥疏浚,使外航道由原来水位只有4.7米增加至9.5米,结束了汕头港没有深水泊位,万吨轮进不了港的历史。昔日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一书谈及“汕头通海之路,只须少加范围浚渫之功,易成为一地方之良港也”的夙愿如今已经实现。另外,汕头与香港和记黄埔集团国际货柜码头有限公司合资兴建的汕头国际集装箱码头,于1998年全面竣工投产。汕头深水港二期工程5个万吨级深水泊位,也于2002年基本建成投产。 改革开放,促进了潮汕地区尤其是汕头特区外贸事业的发展。汕头港自开港至今,已与世界52个国家和地区的248个港口通航和货运往来。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