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期间由陈光烈总纂的《南澳县志》,收录了一首古诗《玉带堤晚兴》:“清溪一带绕长堤,云破山光夕望时。烟起人家吹暮火,乌啼古树泣残碑。渔归远浦舟归岸,我过新桥影过篱。飒飒秋风萧瑟起,芦花枫叶乱差差。”这首诗描写了玉带堤附近的美丽风光,是至今为止惟一发现的吟咏玉带堤的古诗。诗中提及的玉带堤,位于何处?何时所建?何人所建?有关南澳的史志,都没有记载,知道玉带堤的南澳人也不多。

    南澳古县城深澳镇,西面有一道坑,叫洗布坑,也叫护城河或后尾涧。洗布坑发源于果老山,流经西畔田野,横穿深澳镇,向东流入大海。西畔田野近海处,有一道咸水涧。咸水涧和洗布坑刚好组成“丁”字型状,“丁”字的连结部位,便是玉带堤的位置。

    玉带堤的位置重要,所起的作用更加重要。咸水涧的海水,不论大潮小潮,都不能流入洗布坑这道淡水河。因为一经流入,就会严重破坏洗布坑两岸的稻田。而遇到大雨山洪暴发,应能把洗布坑的一部分洪水引向咸水涧流入西畔大海,减少洪水对深澳镇的威胁。如何使这道堤防起着这么特殊的功效呢?难倒了好几任南澳官员,建了好多次,都宣告失败。

    后来,南澳来了一位好官,一位贤官。据说,他亲自到现场考察,亲自设计,亲自施工,构筑了一次又一次,但仍然失败。他又气又急,解下官袍上的玉带,用力掷在堤坝上,大声喊道:“不修好此堤,决不为官!”他召集乡贤父老,一起研究,一起修建,终于建成这道特殊作用的堤坝。从此,深澳民众便把这道堤坝叫做玉带堤。

    玉带堤,全部用沙灰锤炼而成,长约50米,宽约3米。咸水涧的河床削低,水面离玉带堤面距离很大,即使是台风的潮水也无法溢过玉带堤。而洗布坑的河床加高,水面离玉带堤面距离很小。平时,行人可以从玉带堤上来往,浣衣女可以在玉带堤旁洗衣裳。山洪来时,洗布坑的水横溢过玉带堤,泻下咸水涧。直到现在,玉带堤依然存在,依然在发挥作用,只是很多人不知道它有这么一个美名,这么一个故事。

    再看看《玉带堤晚兴》这首古诗,其作者刘魁,是明举人潮州清军同知。他不是南澳官员,可能是因公前来南澳视察,其时应是玉带堤刚刚建成或建成不久。他因玉带堤建成的艰难以及建成的意义而感叹,特地写了这首诗以作纪念。据此推测,玉带堤建成的时间是明末清初。至于哪位官员建造,尚无法考证。

你是本文的第1159位读者
来 源: 《汕头特区晚报》2006-10-25
作 者: 李开洲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