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提起古寨,潮汕人多以为是客家人特有之民居建筑,古历来就有“客区自古多围寨,平原土楼世少闻”之说法。其实不然,楼寨建筑不是客家山区所独有,潮汕平原也不少,根据不完全统计,潮州古寨有700多座(包括遗址)。 这些古寨以体量之庞大、类型之多样,聚族而居之形式,聚落组合之巧妙,与周围之绿水青山浑然一体,达到了建筑艺术评价之上境。(建筑艺术评价“三境”:上为意境、中为画境、下为环境) 寨,是古代之一种防卫设施,潮州之古寨,它不同于传统中那种临时木栅寨,而是以灰、土、沙、石、木材等材料构筑成之永久性建筑,它分布于潮州之乡村。潮州之古寨除饶平县黄冈寨、古巷镇象埔巷等个别始建于宋代外,大多是始建于明、清二代。它是以防卫为目的,其产生有其历史背景,我们通过一些历史资料可见一斑。 《元史·世宗纪》载:“至元22年(公元1285年)春二月,广东宣慰使云丹密实,以兵来招谕潮、惠二州郭逢遗等,四十五寨皆平,降民万余户、军三千六百一十人。” 《潮州府志·兵防志》载:“堡寨,古时大乱,无乡不寨。初尚穴洞山楼,苟存生命,后遂有据险负固者,往姑不论。若晚明一隅锋镝相侵,忠义之士痛异族猾戛,起兵勒王,避难者从而依之,枭雄之徒则以为窝屯所。乡寨之盛莫逾于此矣。” 林熙春《澄海县修溪东寨记》曰:“戊午(嘉靖37年公元1558年)倭夷就此等案,辄破蓬洲守御,因而蹂践我土者数年,当事始下令城村拟自为守,溪东凿土得石,累石为城。” 以上引史料可见,潮州之古寨兴起的重要契机乃是战争,潮州先民为了保卫自己之家园,催生出这种集防御功能、居住功能于一身之固定建筑。然古寨之最兴盛时期应是明朝中叶倭寇之入侵,《潮州府志·兵防志》中一句“无乡不寨”足见当年潮州筑寨之风。 潮州古寨能得到充分之发展,乃时势之然更是理所当然,因为它乃是潮州先民家园遭焚戳荼毒之保障,更是名垂千古之抗倭民族战争之产物,倘若离开了这些残酷之战争这一催化剂,是难以兴起并如此蓬勃发展的。 康熙平定台湾以后,潮州境内已罕见大规模之兵燹之动乱,然潮州古寨尚继续发展,有的古寨在清朝中页才始建,如官塘长远楼建于康熙乙未年(公元1715年)、磷溪世德寨建于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官塘仪凤楼建于乾隆戊辰年(公元1748年)等,这与潮州当年民性强悍,宗族械斗迭起、盗贼横行有着密切之关系。 清·蓝鼎元之《鹿洲初集·潮州风俗考》曾对明清期间潮州之民风作如此记述: “潮郡依山附海,民有杂霸之风。性情劲悍,习尚纷嚣,……负气喜争,好勇尚斗,睚眦小嫌,即率所亲而哄。至以兵刀相格,如临大敌。强者凌弱,众者暴寡,而歃血拜盟之风,村村仿效……士庶之家十人九赌,兵役之家九人十赌,通都僻壤,无处无之……赌博之余,流为盗贼……截途剽剥,取其货而划其肤……操舟溪河,御人于郊交之内;结队出海,攘客于重洋之外。又或入山招匪……逞强相夺,霸踞垄口,流毒地方,为害靡有涯焉。” 可见明清之际,潮州之民性俗悍,封建割据,聚族而居,乡绅肆虐,虎狼横行,往往大姓欺压小姓,强房凌辱弱房,区区小事,常酿成大祸,于是持械互斗之风愈演愈烈,屡禁不止,乃成痼疾。因此,这些客供安居养殖、又具有防卫功能只潮州古寨能继续绵延发展,乃宗派互斗之风、盗贼之患所促成。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