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山在城之北,高约130米,方圆四里,形如覆釜,巨石峻岩,岭岑叠障,榕高木茂,自古便是文人墨客的旅游胜地,近百年来又是人才辈出的著名学府。 金山北眺凤凰山峦,西览西湖胜景,东临如练韩水,南则俯视开元寺名刹。同时金山又是府城北屏障,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故这里被人们看作和黄金一样贵重,因此名称金山。又相传因山下有金氏聚居而得名。这里曾是御外抵敌、防洪护城的要塞,在金山的历史上演绎了多少潮人可歌可泣的历史掌故。最为壮观、悲怆的是抗元英雄马发的故事(“金山古松”有述)和明末清初潮州总兵郝尚久反清复明的掌故(见“北阁佛灯”)。 金山得名之始,推测在唐宋之前。唐宋时为郡、州县衙署治所,为府衙之后枕。唐德宗初年(780-784年)丞相常衮贬为潮州刺史,曾游金山,于山巅题“初阳顶”三字。因年代久远,青苔侵入石,字已湮没,只存“唐常衮书”数字依稀可见。金山石刻,自宋以降,历代皆有,昔时多达100多块,到1982年文物普查时,仅存30多块,山中摩崖石刻17块,碑碣13块。主要有宋代大中祥符年间,知军州事王汉的《金城山记》,在金山南麓偏西处,石刻高230厘米、宽235厘米,楷书竖刻;宋至和年间知州郑伸的《郑伸筑城记》,在《金城山记》碑东边,碑高390厘米、宽330厘米,楷书竖写,述其与僚佐修筑子城之事;元王用文的《林仕猷纪事》,在金山南麓,碑中记游赏事,也提及元至正末年三阳反元兵事,有助于弥补方志之不足。最为闻名的石刻有宋代米芾书的“第一山”,俞大猷的“伏虎石铭”,朱熹笔迹的“拙窝”,周敦颐的“拙赋”,还有元末王翰书的“清辉同趣”等石刻,均出自书画名家手笔,极具欣赏价值。 明代时,金山开始建有“玉华书院”、“北山书院”。清光绪三年(1877年)潮州总兵方耀倡建“金山书院”。1903年金山书院改为潮州中学堂,1921年又改为省立金山中学。至1952年,省立金中迁往汕头,潮安一中搬过来,1985年又改称为潮州金山中学。建国前,金山中学为潮汕地区的最高学府,是潮州学生运动的策源地,著名的学者、教育家张竞生、李春涛、杜国痒等都曾于此任校长。现在山南坡面,校舍错落有致,环境幽静,整洁清新,处处书声琅琅,学子如渴求知,英才辈出。这里不仅是游览胜地,且是育人的风水宝地,潮郡学子均以考上金中为荣。 现在金山南山腰一断墙里,嵌有石镌“海防火药局”字样。据史载:清乾隆元年(1736年)在金山建火药库,为兵家用以攻暴御敌,保卫城池。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正月二十五日夜,因有盗贼潜入火药库内,妄图盗窃火药,误引火苗致爆炸。当晚火焰烛天,声若巨雷,山摇地震,潮城方圆二百余里,北至大埔三河坝,东达澄海等处,均有感觉,附近民房震倒或碎石压塌有几十间,死者十七人,伤者是时无计。山上马公坟地被震裂数尺,掌管机房之武弁父子同盗贼皆遭此难。这一次事件,潮人谓之“火烧金山火药库”。原来金山火药库旧址剩下四周围墙,曾作为金山中学的露天礼堂。 昔年金山北端,韩江之滨,有一回澜巨石,石上有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时任岭东兵备道江汇题的“青天白日”四大字,旁上角再题“即武当”,也许因为北阁祀真武之故。昔时伫立回澜石上,北仰韩水滔滔而来,激流回旋,急转南下,的确能体味到清人姚竹园的诗联“折地河声奔足底,脱天峰影落城头”的大气势。1998年,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周笃文教授来潮参加政协潮州诗社第二届社员大会,他在学术报告中说:当他看到金山北阁“回澜亭”上这副联时,我的笔吓得掉下去,这样好的作品,出自潮人之手;这样大的气魄,难以寻觅;这样好的诗韵奇光,是绝对的佳作。这联,顺应了水绕山转,山因水活的自然规律,那“折地”、“奔”对“脱天”、“落”,把山河写活了,而且气势也写绝了,自当成为潮人引以自豪的佳联绝句。 游览北阁,还有韩江楼、玄天阁、叠翠亭、观澜亭及金山古井等景观,游人可以欣赏到,金山确实是一处“山小烟霞足,峰高雉堞雄”的旅游胜景。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