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海地处韩江下游,江河纵横交错,古时桥梁很少,过往多靠摆渡,因而,渡口也特别多。清代以前,渡口分官渡和私渡两种。上溯府城之类的直渡,以及出海至庵埠、潮阳、黄冈、苏州、琼州等地海渡,属官渡。而私渡大都是路程较短的横渡,也须持有牌照,时澄海总共有40多个渡口,对此,志书记述甚详。进入20世纪,已没有官渡之称,全归民营。这里只谈韩江几条主要支流的轮渡情况。
    汕头至樟林的汕樟公路,于1928年开始建造,1933年全线通车,全长30公里。然而,当时除新津河已建桥外,汕樟公路尚横隔着外砂河、莲阳河、东里河三条大河。汕樟公路行车委员会在每条河上各置购电船1只,专门载运汽车乘客,渡船费都算在车票中。行人过渡,便要乘私人渡船了。说是私人渡船,也都是集体所有,私人承包。外砂河的渡船,一贯是由外砂李厝村包揽的。因外砂的渡口在李厝村的堤旁,别村不想争夺。北岸的渡口,正是岭亭的洲园,岭亭人也不想分一杯羹,故外砂河的渡船一贯由李厝乡负责。
    外砂的渡船,在20世纪初,过一次渡需5个铜板。5个铜板是多少?当时,1个银元换360个铜板,1斤米为12个铜板。5个铜板虽然买不上半斤米,但这消费在当时来说,也不是十分轻松。20世纪50年代,使用人民币,渡船钱是一程5分钱。
    莲阳河的渡船略有不同,尽管也是一程5个铜板,却有一些是免费的,因河这边是埔美的新乡,那边是南洋的渡亭。埔美人把这个摆渡权让给南洋乡,但有一个条件:埔美人过莲阳渡免收费。南洋那边,由“王、陈、杜、余、李、许”六大姓分摊,一年之中,每个大姓各自主持轮渡两个月。各村的收入,除向有关部门上交税捐、发给船工的工钱外,便作为公用。
    当时,每条河有二三条船,但坐一次船极费时。私人渡船不定时,有时人等船,有时船等人,倘若人数太少,便要多待一会儿,多等几个人才开船。因而,乘渡船往往要等几十分钟,故俗语有“行猛路,唔如搭着渡”之说。此外,冬天往往水浅,两岸各有上百米沙滩,须赤足走过去,然后还要趟好几米远的浅水才能上船。幸好那时大家都赤足走路,穿鞋的人极少。有几类人最辛苦:一种是背老人小孩上船的苦力。一种是称为“汕头脚”的挑夫,从汕头埠挑人家托运的货物,跋涉过外砂河。另一类是穷苦市民,到南湾北湾挑番薯来澄海城贩买。一百多斤的重担,过莲阳渡或外埔渡,都是极为艰难的营生。看他们挑着那样沉重的担子,颤巍巍过跳板,真为之心惊肉跳。到了1959年,澄海三桥建成,加上有了车子,上述情况才成为历史。

你是本文的第1273位读者
来 源: 《家园梦拾》
作 者: 李汉庭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