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潮民拦道相留苦”的彭延年,深深地被民众的真诚所感动。相反,他对朝廷已是心灰意冷,无心仕途,萌发了归隐的念头。因此,他决意把家眷留在潮州,自己出城上京服命。
    在朝廷,他以年近古稀之身,愉快地奉神宗之命出使西辽,圆满地完成了大宋与契丹和解的使命。次年归朝后,毅然辞去了一品衔服和大理寺正卿的职务,告老还乡,得到朝廷的准许。但是,他不回原籍江西庐陵,而是带着夫人和儿孙搬出潮州城,到平静的乡村——浦口(今揭阳榕城区梅云镇厚洋村)定居。彭延年住在浦口,一连为当地百姓做了几件好事:兴办“揭阳学馆”,建桥筑路,引导农民种棉花、调解民间纠纷等,深受百姓的爱戴。绍圣二年(1095),宋哲宗再次下沼召彭延年入朝,彭氏也再三推辞并表示了退隐的决心。这时的彭延年已86岁了,他自觉来日无多,为了家国的繁荣昌盛,他召集儿孙,口述了《彭门家训》,诫勉子孙。
    彭延年有6个儿子,都知书识礼,学有所成。大郎彭铨、六郎彭监均是太学生;三郎彭锐、四郎彭钺都是博士;二郎彭磁,宋治平丙午乡试第二名,任福建古田县令;五郎彭营,宋熙宁己酉乡试第一名,授湖广桂阳县令。他们秉承父训,忧国忧民,重教兴学。彭延年口授《彭门家训》,由大儿子彭铨汜录下来,子孙代代相传。后人又把彭延年的《浦U村居诗》诗中的吉祥字重新编成一首《辈序诗》。而今,在彭氏宗祠的墙壁上,可看到这首12行的五言《彭氏辈序诗》。为了发展,彭延年的儿孙们怀揣《彭门家训》等诗文,纷纷走出浦口,分别在全国许多地方创业,为宋代以后国家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彭延年后裔主要分布在潮汕各地及广东境内,有的到福建、广西、江西、湖南、台湾、香港等地立籍,还有许多移居东南亚、欧美等国家。900多年来,无沦彭延年裔孙在世界哪个角落生活,每年农历八月初三(彭延年忌日),都会有很多人来到揭阳榕城区梅云镇浦口村寻根问祖,四邻村民也纷纷到彭氏宗祠、彭延年墓缅怀这位爱民如子的先贤。
    

你是本文的第466位读者
来 源: 《潮汕古村探源》
作 者: 杨建东著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