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弄守府爷 潮州有句俗话:南下夏雨来,海门江秀才。夏雨来是惠来县人,是一个有机谋、狡诈的大讼师,民间流传着他很多传说。海门江秀才原名可大,生在清代末年,也是一个巧言善辩的讼师。关于他的传说,精华糟粕兼有,这里只举其一。有一次,海门守府爷乘天后圣诞演戏之夜,到露天搭有棚台的戏场看戏,江秀才亦到场看戏,守府爷坐在后面台上,江秀才坐在前面台上,他故意地手擎雨伞高高挺起,挡住守府爷的视线,使他看不到戏。当时守府爷的衙役随伴在侧大声呵斥,说道守府爷在此看戏,快把伞收下。江秀才假装骇诧道:当前海盗窜扰打劫,边防紧张,守府官员哪有闲情逸致到来看戏?谁敢置信?衙役将此言告知守府爷(他是北方人),守府爷登时面红耳赤,无心看戏,启程返衙而去。 (陈梦虹搜集整理) 智罚县太爷 清朝时候,潮阳县有一任县太爷,为人十分刁恶,经常欺压勒索百姓。海门江秀才有意教训教训这个县官。 有一次,县城做戏,江秀才招来几十名海门乡民,说:“诸位要不要饱饱眼福,到县城去看戏?”人们说:“师爷,我们是一般平民,晚间上县城,恐怕有所不便。”江秀才说:“我送大家每人一把灯笼,你们一齐上县就行了。”乡民们十分欢喜。到了傍晚,每人手执一支灯笼,江秀才在每把灯笼上亲笔写了“竹丝油捬”四个大字。大家点亮灯笼,热热闹闹到了县城。 县太爷那晚正在饮酒,差役飞报进去,说:“老爷,有一队百姓手提灯笼进城来了。”太爷问:“灯笼上岂有字号?”“几十把灯笼支支写着竹丝油捬四个字。”太爷想道:“竹丝油捬?做官的哪有这个府。必定是刁民冒充官家,想挤来前排看戏,真乃可恶。”吩咐差役们通通给抓起来。差役如狼似虎,顿时抓了十多名。太爷下令暂且监禁,待重重处罚。 几名腿快的逃回海门,告知江秀才。江秀才说:“你们不用担心,我自有法子救他们。”打发了众人,江秀才穿戴整齐,手拿扇子,神气十足上了县城。衙门上,差役禀报太爷:“有一贵客来访。”县太爷说声“请”,江秀才已到面前。太爷抬头一看,不禁一愣:原来是大名鼎鼎海门江秀才,忙说:“师爷到来,有失远迎,未知此来有何贵干?”秀才说:“听说太爷昨夜抓了不少人,可有此事?”太爷说:“你问的是那些手执灯笼的刁民?”秀才说:“敢问太爷,他们身犯何罪?”太爷道:“可恨这些刁民竟冒充官家,人人灯笼上写着什么‘丝竹油捬’。”江秀才把脸一沉,厉声道:“他们都是我的亲戚朋友。灯笼是我送给的,字也是我写的。明明上边写着竹丝油‘捬’四个字,难道灯笼不是竹来做成,丝纸裹起,用油‘捬’上?且问,他们冒充哪里的官家?你不问青红宅白囚禁无罪平民,该当何罪?我定要与你知府公堂相见!”县官一听,慌了手脚,这回错抓了人,如见了上司,定然斗不过这个有名讼师,不由得连连打躬赔不是:“请师爷多多包涵,有事好说,有事好说。”秀才说:“既然如此,须向被抓百姓磕头道歉,赔偿损失。”县太爷无奈,只得照江秀才说的去办。忍痛把白花花的银子分给众人,磕头认错。江秀才把县太爷奚落了一番,领着众人高高兴兴地回海门去。 (朱文良搜集整理)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