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江滚滚浪滔天,歌颂英雄彭湃篇。三到三河传火种,农民运动遍燎原。”
    广东大埔县韩江上游的三河坝是梅江、汀江、梅潭河的汇合口。形势险峻,交通方便,上通闽赣,下达潮汕,是军事上的战略要地。
    彭湃(1896—1929)是中共著名的早期农民运动创始人之一。他参加中国共产党之后,组织农民协会,把海丰农民运动搞得轰轰烈烈,如火如荼,特别是枪杀大恶霸李云山,围剿民团头子江为水,更使他增加了传奇的色彩。
    彭湃三次赴大埔三河坝进行革命活动。
    1926年5月,彭湃参加了省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后,回到粤东地区视察,于6月间首次到三河坝指导大埔农民运动。接头地点三河坝书店是共产党设立的秘密联络站。
    接待彭湃的青年刘理廷,是三河坝东文部下村人,时年25岁,任中共三河党组织负责人。他以东文公学教书为掩护,进行党的地下活动。
    刘理廷出席过省农运会议,是彭湃的亲密战友。他们在书店三楼谈心,交流农民运动的经验,还分析了当前大好的革命形势。翌晨,天空下了一场大雨。在刘理廷引路下,彭湃顶风冒雨,横渡韩江,在东文部深人群众,调查了解农村阶级状况及农民的生活。第三天,夜幕降临时,雷雨交加,在三河坝书店三楼,一盏豆油灯闪闪发亮。一张小圆桌上围坐着刘理廷、谢卓元、饶龙光、李明光、赖释然、彭湃六人。彭湃听取了大埔农民运动的汇报后,作了三点指示:大埔农民运动已经行动起来.要建立赤卫队,掌握武装;把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结合起来,从农民切身利益出发,实行减租减息,反对苛捐杂税,促使农民在经济上要求解放,发展为政治上要求彻底翻身;要武装夺取政权。彭湃一席话,似一把炽烈的火炬,照亮了大埔农民运动胜利前进的道路。
    1927年5月中旬,彭湃第二次来到三河坝。接待人刘理廷还是在那间书店与彭湃交谈。彭湃留神地倾听着刘理廷汇报大埔农民运动发展的情况。当他听到大部分乡村有了农会、集镇有了工会,太宁农民自卫军很活跃,是大埔第一支农民武装队伍,三河坝、英雄的农友们成立丁农军,开展了打土豪、反苛税的斗争热潮后,非常高兴,并且不时点点头。蓦然在庄重沉着的脸上露出爱国爱民的无限激情。彭湃激愤地低声说:“人民公敌蒋介石背信弃义,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大屠杀。我党由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全国革命处于低潮。我们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各地党组织要积极主动,坚定不移地依靠群众,机动灵活,积聚力量,等待时机,准备起义,建立革命根据地,迎接第二次革命高潮的到来。”彭湃在关键时刻给农民运动扫清了迷雾,指明了航向,提高了斗争艺术。
    1927年9月间,彭湃第三次到三河坝。这时彭湃是中共前敌委员会领导成员,参加南昌起义后,与朱德等领导人率“八一”起义军南下进入广东。
    9月16日,起义军进人大埔县城后,改人民革命政府为工农政府,委派饶龙光为主席。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经前委李立三及彭湃批准,处决了国民党大埔县委员谢矩生等人。
    9月下旬,起义军沿汀江南下三河坝,初期,敌军大有兵临城下之势,彭湃用以假乱真之巧计,智退敌人,传为佳话。县委派刘理廷、谢卓元等骨干为联络员,互通情报。一天,起义军在城北门外八字码头召开群众大会,朱德副军长在大会上讲了话,极大地鼓舞了群众。会后,起义军送给三河坝、英雄农军50支七九步枪和一批子弹,并根据群众要求杀了民愤极大的反革命分子伟民(和尚),捣毁了反革命巢穴天洋塘寺庙。
    10月1日,驻守三河坝的起义军3000余人,在东江工农军和大埔农民武装配合下,与国民党蒋介石嫡系钱大钧部的战斗打响。起义军与10倍于我之敌,浴血奋战3天3夜,歼敌3000余人,完成了钳制敌人,掩护主力占领潮汕的任务。
    彭湃来三河坝,播下革命种子,培育了革命幼苗,为以后的对敌斗争打下了牢固的群众基础。

你是本文的第1119位读者
来 源: 《逢看湖山便忆家》
作 者: 谢如剑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