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原澄海地域,从北至盐灶,南至鸥汀背,近百个村落的村巷,特别是十字路口处,墙壁之中的石碑上刻有“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诸字。如岭亭的林厝巷口的“石敢当”,砌于大夫第墙壁中,当今周边还出现祭拜,香火且旺。 昔年村民为什么要将“石敢当”石刻砌于大街小巷要冲位置呢?民间用意是辟邪、消灾。据宋代王原之《舆地碑日记》记载:宋代庆历年间,福建莆田县令张纬维修县治,出土一块石碑,上刻:“石敢当,镇百鬼,压灾殃,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张……”诸字。 “石敢当”习俗,从内涵上体现的是乡民求“平安”。民间有流传,古时,泰安城出有一股妖风,残害百姓,妖气缠身,光吃药也治不好,泰山上有一姓石名敢当的人很勇敢,驱除了妖怪。但妖怪又逃亡别处去。故事传开,为保平安,各地便请石匠在石上刻上“泰山石敢当”诸字,启在村道巷驱除妖怪,起到保佑宅邸的作用。 笔者收藏有镇宅之宝“泰山石敢当”长方形铜牌,长宽是15×4厘米(见图),正面上部浮刻座像,两侧书“泰山圣母,护我全家”,下部浮刻“泰山石敢当”五个大字及“镇宅之宝”四个小字,背面上部浮刻周易八卦图,下部文字与正面相同。镇宅之宝,护我铜牌是首次发现。 由“泰山石敢当”的主干对巷“石刻”和镇宅“铜牌”二种形式,使人们联想到“重于泰山”,“稳如泰山”、“泰山压顶”这些成语的内涵,并由此增加几分对泰山的敬意,反映了人们普遍渴求平安祥和的心理认知,因此,“石敢当”石刻广泛在民间传播,可以说,“泰山石敢当”这种民俗事项,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具有表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杰出价值。国务院公布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泰山石敢当”习俗榜上有名。
|
你是本文的第626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特区晚报”2014、11、16 作 者: 陈孝彻 文/图
|
|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