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秤是昔年潮汕民间日常用于称重的器具,它是由木制的带有秤星的秤杆、石秤锤、提绳等组成。制秤工匠在昔年的潮汕各地大量存在,潮汕人称这一个行当为“钉秤”。
  在潮汕民间,相传杆秤是鲁班发明的,他依据北斗七星加南斗六星在秤杆上刻13颗星花,定13两为一斤。在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时,他给衡器加“福禄寿”3个星花,定16两为一斤。秤杆上有16个刻度,每个刻度代表一两,每一两都用一个星来表示,俗称“柴秤星”。另外,第一颗星又叫做“定盘星”,其位置是秤锤与秤钩成平衡时秤锤的悬点。确定好“定盘星”,就是一把好秤了。宋朝朱熹在《水调歌头。雪月雨相映》这首词中写“记取渊冰语,莫错定盘星”。可见“定盘星”的重要。“秤星”的颜色必须为白色或是黄色,不可用黑色,表示用秤做生意的人,心地要善良,不要昧良心,不要做黑心的生意人。20世纪50年代末,国家统一使用市秤,规定每斤为10两。
  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业,制杆秤是一门精细的手艺,道道工序容不得半点马虎,稍有不慎,秤就会有偏差。做秤选用的木杆较为挑剔,需要纹路细腻且木质坚硬,柞栎木、红木等都是上等的材料。为了保证木杆不开裂,材料要放在干燥处堆放两三个伏天后才能使用。木材经凿、刨处理后,就变成了笔直且又长又细的椭圆柱体,再用细砂布沾水,打磨后又光又滑,也有的用蓼珠子来回擦拭。秤匠随后在木杆两端套上金属皮后,杆秤便出现其雏形。接下来的,便是制定重量刻度的精细活计。秤匠需懂得点物理、数学知识,否则定刻度时颇费力。秤匠在打磨好的秤杆挂上秤盘后定支点,用砝码校验,这是一个极为细致的过程。当木杆处于平衡时,秤匠再用双脚规在木杆背面划一道印记,这叫定盘星,其余便按此推断重量一一刻下记号。杆秤上密密麻麻地出现了各种记号,秤匠就用一把极为精致的戳子对着记号打眼,一杆秤上有多少星,便需多少眼。这道程序在制作过程中很需要耐心,稍不注意就会戳穿木杆而报废。秤匠随后将一段段的细铝丝插入眼中,折断,锉平,便留下了一个个星点。星点的排列结构也成了各秤匠之间辨认自己产品的标识。几百个眼,就要几百次穿插、折断、锉平。有些秤匠为了省时,就把水银抹入眼中,便成了星点。杆秤的最后一道程序是上色,秤的颜色完全凭客户的喜好来决定。
  秤匠制作的杆秤从形体上来分,可分钩秤(称量用钩)、盘秤(秤钩处悬挂秤盘,多为市场商贩使用)、戥秤(称量微量贵重金属或贵重药材的微型杆秤,广泛应用于中药房。其称量精确,制作技术要求很高)三种。潮汕民间最普遍使用的是钩秤。钩秤由秤杆、秤钩、提纽(一般为双提纽)和秤砣等组成。按其称量多少分为大秤、中秤、小秤三种。大秤一般称重50公斤以上,杆长1.5~2米;中秤的称量30~50公斤,杆长90~120厘米;小秤的称量15公斤以下,杆长60~80厘米。
  自古以来,有些秤匠因受利益的驱使,会暗地里满足主顾的要求,在秤杆内装水银、戥盘上加坠铁,把秤钉制得“老”些(即多于标准斤两,用于收租和收购);有的则在石秤锤上做手脚,把秤杆制得“嫩”些(即少于标准斤两,用于出卖货物)。这种做法后来被不法商贩活学活用,从而不断演绎出短斤少两,欺瞒哄骗的缺德事来。
  随着电子秤的广泛应用,传统制秤技术逐渐受冷落,如今在潮汕地区会手工制作杆秤的人越来越少,或许再过几年我们就难以亲眼目睹手工制秤的工艺了,但作为一种衡器文化、古老的传承手艺,它是值得人们怀念的。

你是本文的第581位读者
来 源: 《揭阳日报》2013-04-08
作 者: 黄素龙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