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的石雕也是一种很出色的民间工艺美术品种。它从题材、内容、表现手法到工艺特点,都跟金漆木雕十分类似。它们之间所剩下的差别,几乎只有材料这一点了。也许就是因为材料质地的关系,现在还比较完好保存的潮汕石雕,年代要比潮汕木雕早得多。
    本节准备采用与上一节不同的叙述方式,变换角度,通过对潮汕现存历代石雕的介绍和分析,梳理出潮汕的石雕工艺的发展历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因素所起的作用。
    开元寺的宋代石雕
    潮汕现存最早的石雕,据说是开元寺的石经幢。慧源法师《潮州开元寺志》把寺中现存的经幢,悉数定为唐代的遗物。但这些经幢的花纹雕刻都风化得相当严重,而且经过屡次重修,很难借以印证本地唐代石雕的工艺水平。
    在开元寺里,月台和大殿的石栏杆,观音阁佛龛座的后侧,有一些还保留得比较好的浮雕造像。月台栏杆的石雕,有灵犀、仙鹿各一幅。大殿栏杆的石雕共有5幅,其中悉达太子出家故事2幅,龙、虎、五骏各一幅。观音阁佛龛座石雕为3幅相连,中间一幅是悉达太子戏象图,左右是飞天供养人。
    《潮州开元寺志》把这些石雕,定为唐宋间物。潮州开元寺建筑现存的石构件,的确还有不少是宋代的旧物。天王殿和地藏阁的一部分石柱子,都还残留着宋代的捐造人题名。上面列举的石雕中间,也有一些可能是宋代的作品。例如观音阁石雕,虽然刻纹半已漫漶,左侧飞天图像的形态,模模糊糊地还可以辨认。这尊飞天造像,身体短壮,用双手奉献供品,姿态呆板,身下有卷云烘托——这些都是宋元时期飞天造像的特征。至于石栏杆上的犀、鹿、龙、虎浮雕,布局、技法同明代建造的凤凰塔塔基浮雕,极为接近;五骏图中的双马相啮、饮水、搔痒等姿态,与明清的木雕的骏马,更如出于同一粉本。这些浮雕,在历代重修大殿的过程多数经过拆换,《潮州市文物志》说“多为明清之物”,大抵是不错的。
    可以从开元寺观音阁佛龛石座悉达太子戏象的浮雕,窥见宋代潮州石雕的面貌。在这面石雕里,太子一手叉腰,一手前伸,矮步,似作胡舞;小象则欢跃奔逐,掉首与太子回应,带着满身的稚气。浮雕造型简练,而富有动感。
    王大宝墓地的石雕像
    潮州市归湖镇神前山沉江月地,有一座宋代古墓。墓主是官至礼部尚书的海阳人王大宝。王大宝是南宋乾道六年(1170)去世的,依照礼制的规定,他的陵墓前面,可以置立石人、石狮、石羊、石马等雕塑。这南宋前期的大型石雕群,完好地保存至今,在广东省内是罕见的。这些石刻圆雕,形象壮实稳重,外观的线型与石雕上的阴刻线饰都十分简练,具装饰性。在造型方面,虽然显得略笨拙,但气势宏大,有一种雄厚的力量内蓄着。这是明清时期本地陵墓石雕像所不可比拟的。    
    开元寺观音阁佛龛石刻浮雕和王大宝墓的石刻圆雕,同样有着一种浑朴少文的雕刻风格,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代潮州石雕的水平和风貌。
    元代湖南工匠雕刻的石香炉
    潮州开元寺珍藏着一座元代造的大型石雕香炉。香炉用石灰岩石料雕成,造型颇独特。香炉高138厘米,由6块石雕部件相叠组成。这6个部件采用了佛教建筑常见的几何性体。最下面—层是方形基座,刻有很简单的线型纹饰。第二层作8面须弥座状,座的下部有8只炉脚,每只脚上刻着兽头的浮雕,座身八面有梅花鹿等瑞兽浮雕图案8幅。第三层下边仍作八面台状,刻花纹浮雕,上部雕着覆莲瓣。第四层收束,作宝珠状而稍扁,上刻双蟠龙纹。第五层与第三层形状约略相同而方向相反,下边雕着仰莲瓣,上部是浮雕的花纹图案。最上面一层是香炉的口沿,作相轮状,中央有孔。口沿高13厘米,外侧也有8幅浮雕,刻着飞天和花卉图案。
    香炉口沿朝天面光滑,上有阴刻铭文:“大元泰定二年岁次乙丑二月八日,奉政大夫连州知州兼劝农事徐震,谨舍石香炉一座,入于潮州路开元万寿禅寺,永充供养者。”泰定二年是公元1325年,这是古代潮汕石雕中唯一有纪年的作品。
    这座香炉上面的浮雕,刻工很精细,风格与宋代本地石雕已经有较大的差别。最引人注意的是,香炉基座上刻有“桂阳路平阳县石匠刘贵亮造”12字。元代的桂阳路平阳县即今天湖南桂阳县。题名提供了一个信息:这座精美的石香炉,是一位湖南工匠的雕刻作品。不管这座石香炉是在外地刻成以后送到开元寺来,还是这位湖南工匠被请到潮州来当师傅,刻造了这座石香炉,它都会对本地的石雕艺术发生影响。这个信息启发我们,潮汕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通过不同领域不断吸收外来的文化影响的过程。
    开元寺丹墀上的四人部洲,方形的塔身上有石刻浮雕,主要部分像是佛生故事,四个上角有鸟纹图案,雕刻风格细密丰繁,与观音阁佛龛石刻浮雕风格很不相同。看来,四大部洲的浮雕应该是元代的作品,而且就是这一时期更为频繁发生的文化交流表现在雕刻艺术方面的结果。
    明清潮汕石雕掠影
    由于年代的接近,明清时期的石雕,在潮汕并不难见到。其中刻工平庸粗劣的作品为数甚多,但就艺术水准较高者而言,比宋元两代的石雕也有不少进步,特别是晚清以后的佳作。
    大型浮雕的出现是明清石雕工艺的一个发展。棉城灵济宫照壁的浮雕石麒麟,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石麒麟雕刻于明万历(1573—1620)年间,长4米,高2.3米,规模之大,前所未有。从造型看,麒鳞回首翘尾,鬣毛怒张,作飞奔之势。脚下海涛翻卷,浪花四溅。整个形象跃动活泼,生气勃勃。
    宋元时期的浮雕,几乎都是单一层次的浅浮雕。到明清,发展出层次更加丰富的高浮雕。饶平三饶城隍庙门肚的人物浮雕,都采用多层次高浮雕的手法刻成。三饶是饶平县的古县城,城内的城隍庙建于明弘治六年(1493)。石雕刻成于这一年之后,至今保存完好。如其中《丞相上朝》一幅,老丞相居于画面中间最靠前的位置,左手持笏板,右手扶腰带,缓步而进,一脸沉思,老成稳重的性格,刻画得十分生动。丞相左后侧,有一武土相随。右侧隔墙,宫阙下有一持物妇人,作躬身状。妇人的衣着,裙裾飘逸,褶纹流利,显示出薄软轻柔的质感,雕刻技巧相当高明。三个人物之外,宫阙、墙垣、树木作环境衬托。宫阙门前是盘龙柱,龙柱前面有石狮,宫墙之后,树木葱茏。整幅石雕构图饱满,层次分明,在艺术上已经很成熟。万历四年(1576)建成的南澳天妃宫,有两根盘龙柱,也是用高浮雕手法镂刻的成功的作品。清代作品,黄冈的石埕祠和后山祠的门肚,都是佼佼者。
    随后,通雕石刻也开始出现。清代嘉庆年间建造的南澳康厝祠,就有了通雕形式的“倒吊花篮”,尽管工艺水平还不是很高。到光绪后期,潮汕的通雕石刻技艺已经很高超。从熙公祠的石雕可以说是代表作。祠堂两条喷水柱前的倒吊花篮,也是镂空雕,雕工细腻,剔透玲珑,层次繁复,工艺水平要比康厝祠高得多。祠堂门楼的屋架上有几十件装饰性的石雕,以花卉虫鸟、人物走兽为题材,纯熟运用多层次镂空技法,制作的精巧,让人叹为观止。而技巧最高的是门前四副石雕方肚,四副门肚分别以仕农工商、渔樵耕读、花鸟虫鱼为题材。其题材内容,构图布局,形象塑造,与同时期一般潮汕木石雕刻,基本相同。从熙公祠的石雕最使世人倾慕叹服的,是镂刻工艺的精细。人们最津津乐道的,当推“仕农工商”屏中牧童拉紧的牛绳,绳长10厘米,直径仅4毫米,镂空雕刻,而绳纹清晰; “渔樵耕读”屏中渔夫撒开的鱼网,网目张缩有致,褶纹疏密自然。其他如花鸟屏的花枝荷梗,昆虫触角,都是高难度的制作。从熙公祠的石雕工艺,可以代表潮汕石雕的最高水平。
    通过明清时期潮汕石雕掠影,我们可以发现,明代后期以来,特别是晚清以后,潮汕石雕与潮汕木雕工艺,有一个同步发展的过程:都从浅浮雕向高浮雕发展;从浮雕与透雕、圆雕结合,发展出多层次圆通雕的形式。这种同步发展,首先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条件促成的,而不同种类的潮汕民间艺术在技法上的相互揣摩吸收,特别是潮汕人文化观念和审美意识的变化,对这种同步发展当有更深刻的影响。
    潮汕石雕与中国石雕艺术
    中国石雕艺术的起源很早。河南安阳殷墟的商代遗址,就曾发掘出多种大理石圆雕,有石人、石虎、石牛、石蝉等,造型颇生动。汉魏时期的石雕,在工艺美术方面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汉代的石雕有圆雕和平雕两个类型。东汉武氏祠的画像石是最有名的采用平面剔地手法的石刻。石刻把构图中空白的地方剔深,留下人物的形象部分,加刻阴线,使之更为突出。将阴线再加变化,使凸起的造型部分,有了不同的深浅层次,就产生了浮雕手法。六朝时期,在佛教艺术的刺激下,石雕工艺有了长足的进步。艺人们使用了圆雕、深浮雕和浅浮雕的手法,制作出相当精美的作品。到了隋唐时期,中国石雕工艺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唐太宗陵墓的浮雕“昭陵六骏”和武则天母亲杨氏的陵墓顺陵的圆雕石狮子,可以说是这一时期石雕的代表作。唐代的佛教雕塑,也保留下来不少优秀的作品。解放初,在陕西西安东城景龙池出土一件完整无缺的唐代白玉石圆雕的菩萨像,现在保存于陕西省博物馆。这座石雕,由坐像和台座两个部分组成。菩萨头戴华饰,身佩珠玑,手弄莲花,安详地高坐在宽平的莲台上,形态自然而庄重,躯干和衣饰的曲线流利圆滑。莲座的形态与上面提到的潮州开元寺石香炉相似,分三层,中层束腰。台座用仰莲、覆莲图案和伎乐浮雕装饰,刻工也精致,和上边的菩萨像交相辉映,成为一个晶莹完美的整体。宋元时期,中国的石雕仍不乏成功的作品,例如南宋时期制作的四川大足宝顶山佛湾摩崖石雕造像中的养鸡女。这个小品雕镂在地狱变相附近崖边。造像者想借这个善良的妇女养鸡不杀的浮雕,劝人从善。石雕艺人凭自己的审美观念和雕刻技巧,把这个小品刻画得富有生活情趣。作品采用不同层次的浮雕和阴刻线纹结合的手法,以简练的线条,刻出人物朴素的衣着,慈祥和蔼的表情,使这个生活场面显得那样亲切感人。但是,大体说来,自宋代以后,中国的石雕艺术,已经有了强弩之末的趋势,其成就远不如隋唐时期。
    对中国的石雕艺术的发展历程和成就有了大致的了解,就能够给潮汕的石雕艺术恰切定位与评价。很明显,就现存的材料看,清代以前,潮汕的石雕虽然也还有一些佳作,但整体工艺水准并不高。自清代中期到晚清,潮汕石雕发展出一种繁密而通透的工艺风格。从熙公祠檐下雀替的鳌鱼装饰是一件精品。鳌鱼头部是圆雕,触须和背上的刺鳍却以弧线和曲线表现,交缠飘动,处理为多层通雕。整个作品,块面与线条对比,密实同虚空映衬,显出一种多样的和谐,十分成功。广东省民间工艺馆收藏的潮汕石雕“鹭鸶荷花”也是一件精品。石雕的前边,两只鹭鸶正争抢着一只到口的蛙。背景是荷塘,似有风乍过,荷叶纷披,芦苇摇曳,翠鸟也惊鸣飞起。这种骚动,更烘托出鹭鸟争夺的激烈,你甚至听得到它拍打翅膀的声音。荷梗和芦苇用韧性的线条,层层叠叠地交织着。整块石雕层次繁复而不散乱。这些精品使人惊叹:顽钝坚硬的石头,在石雕艺人的刀凿之下,竟然变得那么柔顺又有灵气。这就是成熟了的潮汕石雕。这就是有了自己风格的潮汕石雕,它让人感受到的,不是自然的浑厚朴实,却着实让人诧异于人工的精细奇巧。
    精细奇巧的艺术创造,正是潮汕石雕对中国石雕工艺的贡献。潮汕石雕就是以这种精细奇巧,在中国石雕艺林独标一帜。

你是本文的第2840位读者
来 源: 《潮汕文化源流》
作 者: 黄挺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