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潮州民间做买卖时的记数普遍采用“猪仔码”。所谓“猪仔码”,狭义上是指民间买卖猪肉计算重量或价钱的数码;广义上是指适用于民间各种买卖,所采用的一种数码。这种数码适用于各种数簿、单据、度量衡等,由于应用范围广,实用性强,故在民间有极强的生命力。
    猪仔码的数码有十个,1至10的写法是1、11、111、X……十。涉及到“百”、“千”、“万”时,分别写成“佰”、“仟”、“ 万”。这些数码可组成不同的组合,左边标明数码,中间用“/”符号间开,右边则标明“十”、“佰”、“仟”、“万”等,以此类推。如“30”,写成“111/十”;“365”写成“111/佰”。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竖写数码(即1、11、111)相连时,第二个竖写的数码应变成横写,如“128”,写成“1二/佰”。
    如果相连的竖写数码超过四个时,从第二个竖写数码开始算起,自左往右,逢双的竖写数码改为横写,以此类推。如“123321”,写成“1二111三11一”。涉及到量词时,则在数码的右边加上量词,如“12345升”写成“1二111X/万升”。
    猪仔码书写简单,易于辨认,适用于民间的各类记数,在民间流传甚广。尽管国际上统一使用的阿拉伯数字在清末民初已经在我国流传开来,但由于尚未深入民间,故潮州民间仍采用猪仔码。
    解放后,统一使用阿拉伯数字,逐步规范化,猪仔码在民间的使用受到冲击,但没有一下子被废除。
    由于猪仔码在潮州民间流传已久,这种潮州民俗语文难以一下子转变,因此,出现了两者并存,交叉使用的局面,即正规的记数采用阿拉伯数字,非正规的记数采用猪仔码。当然,这只是一个过渡时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阿拉伯数字推广的日益普及,猪仔码的使用日渐式微,逐步遭到淘汰,至1970年代末,猪仔码在潮州民间的使用基本上退出历史舞台。

你是本文的第750位读者
来 源: 摘自“汕头都市报”2014、10、8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