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就是七夕节了,尽管传说它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又有中国情人节之称。但对于潮汕人来说,这一天最具意义的莫过于15岁时的“出花园”。近日,一群14、5岁的奴仔竟然缠着老茂非要了解一些关于这个节日的潮汕民俗和食俗不可。

    于是,老茂打开话闸: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也是“乞巧节”,潮汕人自古以来都是把它当作成人节。这一天,在我们潮汕各地,不管男孩女孩,只要到了15岁(虚岁算法,实际是14岁)便要“出花园”。所谓花园,指15岁以下的小孩经常任意玩耍的地方。也就是说,15岁的人过了七月初七这一天就算是大人了,再也不能呆在花园里无所顾忌地嬉戏了,必须要有个大人的样子,多做些有益于成长、有益于社会的事。

    说起潮汕人选择这一天为孩子“出花园”,其寓意是在这个“乞巧节”的“巧”字。意思就是父母指望儿女长大后,能出类拔萃,聪颖灵巧。说到出花园习俗,潮汕各地略有不同。像澄海、潮安、饶平等地习俗要用12样鲜花泡水给“出花园”者沐浴,揭阳、普宁、惠来等地要让孩子吃猪肠猪肚,俗称“换肠肚”。

    随着时代的变化,这些习俗在潮汕大地上发生了变化,城里人及部分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出花园”的习俗已经演化成一个简单的仪式。七夕那天,“出花园”的小孩要换上父母为其新购置的衣服、新鞋子,摆席举办仪式。席上要准备全鸡、全鱼、厚合、青蒜、芹菜、豆干、汤圆等多道意头菜。其意思是希望孩子吃了厚合,“出花园”后处处有“六合”;吃葱蒜,长大后聪敏伶俐,有钱算;芹菜是取“勤”字的谐音,寄望孩子今后能通过勤劳致富;全鱼,就是将整条鱼入锅蒸熟,表达一生丰盈有余;吃了焖豆干,长大成人会当官;最有意思的要数“四点金”,它是由白切鸡斩件摆在盘中或大海碗上,拼成鸡形状,然后在鸡头、两只鸡翅、鸡尾分别用食红点上红色。

    开席时,出花园的孩子先动筷子夹上鸡头,象征品吃,寓意是长大之后能独占鳌头;再用筷子点下鸡翅,意为从今天开始大展人生鹏程;拿筷子点点鸡尾,意思是做人做事有头有尾。最后千万不要忘记吃汤圆,它寄托着父母对出了花园的孩子健康成长的愿望。说来也怪,过了这一天,好多出花园的孩子,往往懂事了许多。如果你还敢“除人”,父母就会这样批评:“你已经是出花园的人,不是小孩了。”

你是本文的第1134位读者
来 源: 《汕头都市报》2010-08-13
作 者: 张树茂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