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庭楼灯首一派和谐象 最新 图1张
                                                ▲肩挑八宝

    3月18日至21日(农历二月初三至初六),龙湖区鸥汀街道鸥上居委沙庭楼数千居民举办“灯首”民俗活动。在这些日子里,沙庭楼区域内彩旗飘扬,灯笼高悬,各路亲朋戚友,沿着彩旗和大红灯笼的标引,来到这里向东道主祝贺,欣赏观摩精彩的民俗文艺节目,然后宾主举杯共庆:国强民富,政通人和!在这些日子里,沙庭楼区域内时而锣鼓喧天,时而细乐悠扬;时而万人空巷看“老爷出游”,时而家家门户敞开门户迎嘉客,欢声笑语飘荡在古村寨……

    这里巡游的神祗是“三山国王”。自古以来,鸥上片区的“三山国王”庙由该片区分成10个社(楼分)轮流负责每年一次请“老爷”出游巡乡,谓之“灯首”,这个吉日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三至初六。“灯首”日,也叫“社日”、“社祭”。

    透过香烟缭绕的表象,我们可以发现:祭祀“三山国王”,凸现潮人的感恩思想。感恩,是一种应该提倡的人文现象。——至于用什么形式,那就见仁见智了。

    三山国王,潮汕民俗信仰偶像,地方保护神,俗称地头神。三山是今揭西县城河婆镇北面的独山和西南面的明山、巾山。河婆古时属揭阳县霖田都,所以神话传说的三山神发祥地的庙宇称“霖田祖庙”。神话传说隋朝年间某年二月二十五日,巾山石穴出现了三位金甲神人,他们自称是兄弟,受上天所命,镇守独、巾、明三山,保护当地百姓。历朝历代,金甲神人多次显灵保护古潮州人民,于是各地民众建庙祭祀答谢神恩。宋太宗诏封明山神为“清化盛德报国王”,巾山神为“助政民肃宁国王”,独山神为“惠威逢应丰国王”,从此三山神便被统称为“三山国王”。民间有许多三山国王救驾护国、保土安民的传说。三山国王在民众心目中成了地方的保护神,其庙宇遍及潮汕各地乡城以及兴梅、闽南、台湾及南洋群岛。台湾学者统计,台湾有三山国王庙170多座。有学者指出:“三山国王文化”已形成,其核心思想是感恩、报恩。

    鸥上灯首民俗活动,有其积极的文化内涵。今年的灯首轮到沙庭楼。沙庭楼的居民、汕头市政协委员李衍强等一班乡贤共识:民俗活动,应该与时俱进,使其更具有积极意义,应该增加文化含量,让村居民众把“灯首”当作文化生活享受的节日来欢度;把“灯首”当作联结海内外乡亲的亲缘精神纽带。沙庭楼灯首按照这一思路进行——

    丰富社区文化生活

    沙庭楼灯首的“古例俗”仍保存,这是一次民俗大观:大庙堂前一对用600多斤豆糖制成的豆糖狮栩栩如生,寓意瑞狮呈祥,合境平安;庙堂里300多头大猪和100多只肥羊次第陈列,寓意六畜兴旺,民众安居乐业。

    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更令人目不暇接:气势雄浑的潮州大锣鼓;舞姿优美多变的醒狮;由俊美姑娘组成的步步生莲的标旗队;英俊少年组成的矫健的八宝担队;潮剧演出;“托手尾”等民间体育活动……还有各种居民自发组织的文艺宴会。其中3月18日晚,有500多人假座天元大酒店举办“沙庭楼灯首共庆同乐”晚宴,宴会的同时有文艺演出,村中的业余艺人与特邀的专业演员同台演出,宴会厅里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民俗活动,其构成部分大部分是民间文体活动,是民众文化生活的需求,在潮汕地区,每年的“时年八节”和游神赛会日,是民众精神文化享受的节日。整天胝手胼足干活的劳动者,很需要在这些日子里乐一乐,放松放松。

  打造传承优秀民间文化的平台

    潮汕民俗活动创造了潮汕民俗文化——这个理论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英歌舞、剪纸、灯谜、动物舞蹈……莫不是在民俗活动中诞生、发展的,这是民俗活动的历史功绩。但是,曾几何时,我们以偏概全,把一切民俗活动斥之为“封建迷信活动”予以取缔。民俗活动没有了,于是民俗文化式微乃至不少艺种逐渐灭失。改革开放以后,我们解放思想,呼吁抢救民俗文化。于是,民俗活动回来了。但是,一些地方只把民俗活动唤回来却没有让民俗文化同时回归,一些人以为“拜”和“吃”就是民俗活动的内涵。沙庭楼的人却不然,他们懂得传承优秀民间文化,以“灯首”为契机,培养出自己的大锣鼓队和醒狮队。如果从经济的层面来说,培养队伍远远不如雇队伍。但是富起来的沙庭楼人舍得花钱学艺术。几位成功人士出钱买乐器,请师傅,那是一笔不菲的费用。被挑选为艺术苗子的沙庭楼人,个个觉得光荣自豪。几个月来,他们白天奋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晚上集训苦练艺术。功夫不负有心人,灯首的日子,是他们展示才艺的时光。几个司鼓手中,最小的一位是初中生李鑫城。他告诉我们,他学成这门艺术是为乡亲们服务的。沙庭楼一位主事人告诉我们,沙庭楼以这次灯首为平台,培养出了大锣鼓、醒狮、标旗等几支艺术队伍,从此,重要的节假日,这些队伍就要出来表演亮相。

    打造海内外乡亲联谊的平台

    李衍强先生告诉我们,他们沙庭楼一班主事人在筹办灯首时就达成共识:利用灯首之机,分头多动员在海外和港澳台的乡亲带儿孙回来探亲观光,强化在海外的第二、三代人对根的认同,对家乡的感情,以此推动潮汕民间文化的传承,进一步扩大汕头的影响。

    李衍强将自己的82岁姐姐、侨居新加坡58年的李秀卿老人,还有她的儿子、媳妇、孙子一家三代8人请来了。李秀卿老人面对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她的儿媳妇、新加坡教师王女士却是一打开话匣,就说个不完:“我是在新加坡出生的,祖籍福建南安,第一次回祖国。我这次回来有三个收获:第一,寻根。通过这次观摩灯首活动,感受到祖国文化的震撼力。深为自己的祖先是中国人感到骄傲、自感。第二,认亲。我认识了老舅(家婆的弟弟李衍强)这个大家族的很多人,他们可敬可亲。从此我们会常来常往。我们这些新加坡出生的人,不再感到少亲少戚。第三,感受国力。这两年在新加坡不时听到中国国力强盛这句话,不能很好地理解。这次回来虽然只是走马观花,冰山一角,但所见所闻已足使我感受到国力强盛了……”

    据悉,有一些回来观看灯首活动的海外乡亲,与有关部门洽谈来汕进行商贸合作活动。

你是本文的第888位读者
来 源: 《汕头日报》2010-03-28
作 者: 鄞镇凯 翁小红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