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是民俗范畴一项十分重要的民俗事象。在这些节日里,积淀着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风俗习惯,生活传承。潮汕地区一年中的一些重大时节以及活动,有不少可以在潮汕俗语中得到反映。    
    春节,新春伊始,万象更新,这无疑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了。在这个节日里,潮汕人最注重的,就是祭祖和拜年了。根据嘉庆《澄海县志》载:“元旦,晨起拜祖先,燃烛焚香,具茶果酒馔。次男女各拜家长,长幼以次递拜。然后出拜亲友,更相为贺,名曰‘拜年’,各设酒肴相邀饮。”这拜年的习俗在现在还很流行。所以每当正月初一、初二两天,大街小巷,挈妇将雏,手持礼袋,脸溢春光,见了面互道“恭喜”,“发财”,互换大橘(谐音“大吉”)。而且,拜年的时候必须在初一、初二两天才显得诚心诚意。否则得诚惶诚恐地说:“我来拜个晚年。”因为潮汕俗语说:“有心拜年初一二,无心拜年初三四。”在这两天的拜年活动,初二这一天,作女婿的要送妻子回娘家,给岳父岳母拜年。所以,潮汕俗语又说:“正月正,新囝婿,上客厅。”
    新春的拜年活动一直延续到初四,这天,上天的诸神回来了,该放松的也放松了,该热闹的也热闹了,人们都必须按部就班,真真正正是:“初四过,各人觅工课。”
    正月初七是人日,  潮汕地区习惯吃七样羹。潮俗说:“食了七样羹,食老变后生。”说明这七样羹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一般是取七种蔬菜合在一起煮了吃,而且这七样蔬菜还要有好意头,如萝卜取其“清白”,葱取其“聪明”,厚合菜取其“百合”等。其实,这是一种古老的习俗,根据南朝·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可见在南北朝时已有此俗。
    元宵是喜节,各地花灯高挂,热闹非常。赏灯一俗,传说自汉代就有了。汉惠帝刘盈死后,周勃、陈平扫除诸吕,拥刘恒为帝。平定诸吕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每当这个晚上,刘恒出宫游玩与民同乐,这是元宵的开始。而正式在上元夜燃灯之俗始于隋唐。《隋书·音乐志》载:“每当正月,万国来朝……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外,绵亘八里……以昏达旦。”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百枝灯树》载:“韩夫人置百枝灯树,高八十尺,竖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月色也。”这种观灯的习俗便代代相传。
     潮汕人说对一个人以后必定有出息要刮目相看,喜欢用“十五正来看灯”。因为在潮汕,元宵节的欢乐喜庆气氛,甚至比春节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个节日历代的府志、县志均有记载。如嘉庆《澄海县志》如此记载:“今俗,元夜各祠庙张灯结彩,……十六日收灯,各乡社演戏……至夜竞赛花灯,称‘不夜天’。”元宵夜的活动很多,主要有赛花灯,最著名的莫过于以戏剧小说人物为题材的百屏花灯了。
    元宵赏灯,特别要提的是灯橱,俗话说的“勿乞人画落灯橱”就是告诫人们不要做坏事,否则,难免要被人家编成故事抖出来。
    灯橱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灯式,它的形状像是横置的长橱,长约1.3米,高约0.4米,用方形小木条制成一个立体长方形木架,底部和顶部各安上一块薄木板,顶上的木板挖3个圆孔,用来通风透气。木板的前后两面,再用木条分成3格,用白竹纸蒙上。白竹纸上描绘各种各样的彩图,然后用三盏玻璃灯放置在木架子里面,灯光映照在画面上,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引得行人驻足观看。
    灯橱上的画面内容和描绘的手法,有规范和漫画画法两种。规范画法以工笔淡彩为主,内容多以章回小说、潮剧故事、山水、人物为主。如《水浒传》、《三国演义》、《芦林会》、《柴房会》,一个灯橱,前三幅后三幅描绘一个故事,就好像连环画一样。最受群众欢迎的是漫画式的图画,这种画针对社会流弊、不良现象加以揭发、讽刺。画面色彩鲜艳,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并且从中得到教育。
    在个别地方,元宵夜还流行着特殊的活动。如普宁的老县城洪阳镇,保城帝君庙前有一座石桥,叫太平桥,当地人习惯叫头桥。这里流行“元宵夜行头桥”的习俗。潮汕俗语“十五夜抱大猪”反映的是曾经流行过的一种习俗。在不少农村地区,在元宵节这天,家中主妇来村外选好一块能抱得起的石头,到夜里悄悄搬回自家猪槽边,预卜新年能养大肥猪。
    有一些未婚姑娘,在这一夜,会悄悄到菜园子,羞答答地坐在大芥菜上面,口中念念有词:“坐大菜,明日选个好夫婿。”
    “清明念修山,做忌粉神主,”指的那些平时不行动,临事才着急的人。清明是汉民族祭祀祖先、谒坟扫墓的重要日子。潮汕地区也有人在这一天上坟祭祖,同时把荒芜的坟身修饰一番,并把一些白色的和黄色的纸条压在新培好的墓冢上,这叫“挂纸”,俗称“过纸”。这种习俗,源于古代寒食节。“寒食”本是一种禁火制度,《周礼·司烜氏》便有“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的记载。《吕氏春秋·仲春记》亦云:“是日也,无焚山林”。《荆楚岁时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后来,人们还把这一禁火活动赋上了介子推的传说。按历法推算,寒食本在清明前三天,后来寒食与清明混在一起。人们乐于在这一天扫墓祭祖,缅怀祖先。
    做忌,是祖宗忌日时祭祀,等到忌日时方将神主牌拿出来修饰修饰,岂不是平日里一直闲搁着?
    “五月五,龙船囝,满溪橹,”“五月未食粽,破裘唔甘放”等潮汕俗语,就是从潮汕地区端午节赛龙舟和食粽子等习俗演绎出来的。根据潮汕旧志记载:“好事者竞斗龙舟,具银牌,插彩旗,江心悬之,听龙舟竞取,曰夺锦标。”
    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很早就有人把它与屈原联系起来。《书钞》卷一三七引晋·葛洪《抱朴子》佚文云:“屈原投汨罗江之日,人并命舟楫以迎之。至今以为竞渡,或以水军为之。”《寰宇记》卷一四五《襄州风俗》引《襄阳风俗记》云:“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其妻每投食于水中以祭之,原通梦告妻,所祭食皆为龙蛇所夺。龙畏五色丝及竹,故妻以竹为粽,以五色丝缠之。今俗,其日皆举五色丝,食粽,言免蛟龙之患。又原五日先沉,十日而出,楚人于水次迅楫争驰,……意存拯溺,喧震川陆。风俗迁流,遂有竞渡之戏。”其实,早在屈原之前,已有赛龙舟之俗,龙舟者,无非是像龙型之舟,这种船很早就存在。晋代才由盗墓贼从地里挖出来的先秦故事集《穆天子传》卷五载:“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其中注谓:“舟皆以龙鸟为形制。”可见“龙舟”很早就存在。至于竞渡,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的历史教育》一文,通过科学的论证,认为端午节赛龙舟是古代吴越举行的祭祀活动的一项内容。吴越多水,江河湖泊密布,有“三江五湖之利”,越人又有“善操舟”之称,而且有“文身断发,以避蛟龙之害”(《汉书·地理志》)风俗,在祭祀他们听崇拜的“龙’’时,举行具有吴越特色的龙舟竞渡是很合理的事。1935年在河南汲县彪镇战国墓中出土的鉴、1965年在四川成都出土的战国时的‘‘嵌错赏功宴乐铜壶”上都有龙舟竞渡的图案,便是明证。
    粽子到了汉代方有文字记载,不过是竹筒装米煮成的“筒粽”,到魏晋时,才有形似现在的粽子,那时也叫“角黍”,《太平御览》中引晋·周处《风土记》说:“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角黍。’粽子只不过是当时的一种夏令食品而已,不一定端午才吃。
    民间有个笑话“六月初六要早些”,常用来批评那些不请事务的人。说有一个笨媳妇,五月初五家家户户舂米过节她不知道,结果这个节过得仓仓促促。六月初六看到有人家舂米,也急急忙忙去舂米,而且振振有词说:“这一次六月初六要早些。”左邻右舍都被她笑倒了。因为潮汕地区有个习俗,如是今年正好是家中亲人死去的第二个年头,家属才在这一天为死者做法事,超渡死者灵魂。这称“过桥”。举行仪式时,必须备办三牲、西瓜等,然后用大米粉末儿蒸制成七块三寸宽、七八寸长的“板桥”和几个“桥墩”,以及一端宽一端窄的“狗舌”,将这些东西在逝者灵前搭起一座桥,这就是传说中的生死桥——奈何桥了。六月初六超渡亡灵,因此,潮汕地区在这一天有诸多禁忌:不到亲朋家串门,否则会给亲朋带来不祥,晚亡不能出门,更不能在野外露宿。
     农历七月十五日,为道教的“中元节”,佛教称“盂兰盆会”,民间则叫“鬼节”。传说,从七月初鬼门关打开,地府的孤魂野鬼纷纷跑到人间游荡。于是,人们在中元节这一天除祭祀先人外,还要大规模赈济孤魂野鬼。据《乾淳岁时记》载:“十五日,道教谓之‘中元节’,各有斋醮筹会。僧寺则以此日作盂兰盆斋,而人家也于此日祀先。”这节日里,一般认为是根据佛经里的“目连救母”故事演化而来,其典出自《大藏经》:释迦牟尼十弟子之一的目连尊者被地藏王度出家。但她的母亲为人歹毒,恣意非为,诽僧谤佛,死后被打进地狱受苦,又将她投入饿鬼群中,不给她吃东西。目连为母亲送饭,不料当饭刚到口,立即变为炽热的火炭,烧得嘴巴起大燎泡。目连不解,跑去问佛祖。佛祖说她母亲罪孽深重,须在七月十五日众僧安居修行圆满之日,敬设盂兰盆会,供以百味果食供养十方众僧。目连尊教行事,他的母亲才脱离鬼道。于是这习俗便流传下来。
    潮汕各乡村在这一天,往往于村头巷口搭起高棚,设起普渡坛,普渡坛中央悬挂着“孟兰盆会”的横幅或三宫大帝像。在坛前摆上下两层桌子:上桌放一个斗灯,斗灯内放白米、铜镜、古剑、小秤、剪刀,尺……下桌摆神像、香炉之类。坛前放一排长桌,供民众摆牲礼之用。差不多中午时刻,家家户户都挑起三牲、面粿、水果等来祭祀,法师高坐祭坛之上,摇铃诵经。诵完一遍后,便将座边的面粿、大米撒向四方。在法师撒面、米时、围观的人一哄而抢。有的人抢得这头,忘了那头,被人嘲笑为“放掉面桃去抢饼,面桃无了饼也无“。过去,也有在高高的施孤棚上放一些祭品,祭完让人去抢。于是,这些东西成了生活贫困者的抢夺目标。当鞭炮声响,他们往往奋不顾身,而身体羸弱者往往只能望着孤棚干着急。潮汕俗语嘲笑是“做鬼爬唔上施孤棚”,后来用来比喻一个人能力差,什么事都跟人不上。
    中秋佳节的祭祀,全部由当家主妇主持。潮汕俗语说:“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在中秋节将到来时,各家各户的主妇便忙着将糯米碾成粉末儿,然后掺上白糖浆搅匀,再用一个个木模子,把它们压在镂凹进去的部分里面,压结实了再磕出来,便成了一块块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月糕”。当三五之夜到来,妇女们便在供桌上放上供品,祈求月亮娘娘赐福。就在女人张罗祭拜时,男人们就搬上潮汕工夫茶具,生上炉火,品茗赏月,乐哉悠哉。
    “九月九,风琴囝,满天走”,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澄海县志》说:“九月九日,是重阳节,登高饮酒,簪菊花,插茱萸,仍遵古人遗留下习俗,谚语说:‘九月重九,登高饮酒。’”重阳登高习俗,从西汉时期已经流行。《续齐谐记》记载了这么一个传说:东汉时汝南桓景,随方土费长房学道术,游学多年,一天,费长房告诉桓景说:九月九日这一天,你家有大灾。你可速回家,让家人准备一只装有茱萸的绛色袋子,系于臂上,登高饮菊花酒,便可消灾免祸。桓景听罢,匆忙回家,遵从师傅所嘱,令全家登高。到傍晚回家一看,院中的狗、猪、羊、牛都已暴死。费长房闻迅说:这是家畜代你全家受了祸。
    放风筝是潮汕群众性的一种民间游戏活动。潮汕什么时候开始有放风筝的习俗已较难考查,但潮汕放风筝定有悠久的历史。清嘉庆《澄海县志》载:九月重阳,“是月竞放风筝”。清乾隆《揭阳县志》和清光绪《潮阳县志》都曰:重阳,“儿童多放纸鸢。”潮汕民间一直也流传过这样一句话“八月痟姿娘,九月痟打夫(男子)”。意思说八月女人迷恋于形形式式的“观神”,九月男人热衷于放风筝。这些资料都表明潮汕放风筝已有很长的历史,几百年前已形成了民间一种固定在九月重阳放风筝的习俗。
    潮汕放风筝定在九月重阳节前后,这是因为九月秋高气爽,风筝易上飞,是放风筝的好季节,而我国北方放风筝则定在春季清明前后,这是南北气候的差异。每当秋天风和日丽时节,潮汕人民自发到广场或田野竞放风筝比比高下。潮汕风筝种类很多,造型有神话、动物、人物、龙凤、鱼虾、器皿等,风筝大小不一,小的只有一尺见方,大的有三四尺见方。长达二丈的长龙、蜈蚣也有,不用飘带,靠空气作用力使之在高空中飞舞。风筝的制作程序主要分扎架,裱糊、绘画、放飞等四项,每项工作都极其精致。潮汕风筝在制作工艺上,按照不同品种,运用基本技艺创出自己的特色。
    在农村有不少人信命运,认为每逢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是“转运日”。因而,此日从早到晚都有人往高处攀登游玩,意为登高“转运”。同时携带自己的风筝登高放远,意为“衰运”去尽,“好运”将来。人人都想方设法让自己的风筝顺利高飞并任其漂流,以偿心愿。但也有不少人风筝在中途放飞时断线,故谚曰:“九月九,风筝断线满天走。”对断线飞起来的风筝,人们忌捡,怕捡到别人的“衰运”。
    潮汕俗语说:“十月十,新米饭,胀到目。”十月十五是“五谷母生”,  即五谷神圣诞,农民们秋收完毕,为了报答五谷神的恩德,便在每年十月十五这天,备上三牲棵品祭祀五谷神,这种习俗,源于上古秋收时节的尝新祭祖活动。《礼记·月令》载:“是月也,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荆楚岁时记》亦云:“十月朔日……今北人此日设麻羹、豆饭、当为其始熟尝新耳。”
    “食圆大一岁”意为吃了汤圆就长大一岁。所谓“食圆”,即“食冬节圆”  (在冬至时吃汤圆)。潮谚有云:“冬节年脚边,家家挲甜圆。”反映的就是这种习俗。冬节吃甜圆之俗,可能源于北方。《帝京岁时记》记录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谚语。还描写道:“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故于冬节日食之,”这馄饨“形如鸡卵”,倒与潮汕的著名小吃“鸭母捻”(有馅儿的大汤圆)很相似。
    那么,为什么吃了汤圆就大一岁呢?这关键在于,汤圆是在“冬节”时吃的。“冬节”者,冬至也。以冬节为节日的习俗比吃汤圆更古老。冬节原是周历的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犹如现在农历的正月初一和公历的元旦。《初学记》卷四引《玉烛宝典》说:“十一月建子,周之正月。冬节日……阴阳日月万物之始……故有履长之贺。”汉魏时改用夏历,但仍把冬至称过“亚岁”,犹今天说“过小年”。《初学记》卷四引《宋书》云:“冬至,朝贺享祀,皆为元日之仪。”由此可见,冬至于周历是元旦,改用夏历之后,还被当作小年,因而民间保留着把过冬至当过年的习俗便毫不足怪了,就像现在公历以元旦为过年,而民间还是把春节当过年一样。

你是本文的第2946位读者
来 源: 《潮汕俗语文化趣谈》
作 者: 王伟深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