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的传统重阳节。潮人在这一天除依古俗有“登高饮酒,簪菊花,插茱萸”的习惯外,还曾普遍盛行放风筝的习俗。这是由本地区的气候特点所决定的。潮汕地区,春季多雨、夏天太热、冬天太冷,唯独秋季,天气晴爽,最适宜室外活动,是放风筝的最佳季节,与北方春天放风筝的民俗截然不同。
纸鸢、风筝,俗称“风琴(禽)”,潮人翁子光的《潮汕方言》:“纸鸢……或称作风琴,其声筝筝,故又曰风筝”、“放纸鸢,乡中人称放风禽”。风筝已有悠久历史,据宋《事物纪原》:“(风筝,是韩信所作。高祖之征陈豕希也,信谋从中起,故作纸茑放之,以量未央宫远近,欲以穿地隧入宫中也。”随着风筝在岭南各地放飞,潮汕人结合本地气候特点,是秋天,特别是重阳节放风筝尉然成风,相习成俗。 许多地区还将放风筝作为一项有益身心的娱乐比赛活动。过去每逢九月重阳,潮州的百姓常自发到广阔的凤凰台沙滩上竞放风筝以较高低;清嘉庆《澄海县志》也有“是月竞放风筝”的记载。 潮汕风筝型制多样,制作精细。有神话、人物、飞禽走兽、八卦等造型,多种多样,大小不一,最大的不下三尺,小的也有一尺见方,多以竹纸为料,制作过程分扎骨、糊纸、绘彩三个环节。澄海风筝因制作手法的不同而形成各家风俗,如较为著名的有林有矩的《雄鸡争斗》、郑宽文的《粉蝶采花》、陈羽的《七星抱月》,等等。其中以陈羽所制最具特色。 潮汕风筝虽不像潍坊风筝、阳江风筝有名,但当风筝传入岭南之后,却为潮汕民众所乐于接受,放风筝之俗很快传遍潮汕各地。每逢金秋季节、九月重阳,在乡间田野或广场上,经常可见欢乐的青少年手执筝线迎风奔跑,空中一只只造型别致的风筝随风飞舞,起伏翻腾,尉为壮观。因之,民谣云:“九月九,风筝仔,四处走”,俗语也说:“九月九,风筝断线满街走”。可见,重阳放风筝之风确是曾盛行一时。 重阳节放风筝的民俗现已衰落,“风筝断线满街走”的景象已不复见,唯有孩童偶尔用以嬉戏取乐而已。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