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还有一种只在特别的日子里颂唱的民谣,当年金天民先生将其称为“观神曲”,比如《秋八月观神之七》: 筲箕沙婆呵, 今夜专请阿姑来佚佗(游玩)。 阮有清茶共清荖, 清茶清荖清槟榔。 槟榔槟榔摈, 槟榔开花会攀藤。 阮个槟榔无分恁(你), 分阮三(筲)姑正是亲。 这首歌又名《请筲箕姑曲》,实际是一种巫术祝祈词。歌词的中心是在呼唤那个叫“三姑”的筲箕神降临。里面提到的清荖(叶)和槟榔,是一种含有生物碱会使人上瘾的食物,旧时潮州的原住民大多嗜食。但常嚼槟榔的人日久牙齿会变色,因此清乾隆时的潮州举人张对墀用“多嚼槟榔当户立,一笑一迎玉齿红”这样的诗句,来描述清代韩江六篷船上蛋家妇女的艳丽容颜。 而民谣《望见》数说了多种嫁给读书人和生意人的好处,其中之一正是有槟榔可食: 望见东畔一粒星, 嫁仔嫁给读书家。 脚踏书斋食白米, 闲坐温存喝烧(热)茶。 望见东畔一点红, 嫁仔嫁给企(守)铺人。 脚踏铺窗食白米, 嘴含槟榔齿脚红。 但“观神曲”的“观”,很可能是“关”的音误。关是古越族的一种巫术,“关神”在潮汕常称“落神”。如果请的是三姑(筲箕神),或者篮饭姑、脚桶姑、箸筒姑等女性神,则施术的妇女就会被称为是“落神婆”。关神曲除了上面提到的请神曲,另外还有催神曲和退神曲,“日落西山是夜昏,家家处处人关门,鸡鹅鸭上寮了,请阮阿姑回家门。”就属于退篮饭神曲。 篮饭也就是饭篮,是一种竹制的家用器物。民谣《掼脚篮饭》这样唱: 掼脚篮饭来摘茄, 听见锣鼓乒乓潮。 放掉篮饭走去看, 看着蒙正店(栖身)瓦窑。 掼脚篮饭来摘瓜, 听见锣鼓乒乓吹。 放掉篮饭走去看, 看着蒙正补砂锅。 吕蒙正是潮剧《彩楼记》的男主角,曾经寒窑苦读,后来得中高第,而原为千金小姐的刘翠屏也因为有特别的择大眼力而深得潮汕妇女的赞颂。 假如请的是戏神田元帅(青蛙神),这项巫术就被称为关戏童。根据记载,举行关戏童时要找数名男童作为田元帅的“同身”,让他们蹲在晒谷埕上,拈香闭目并齐诵请神曲。如果田元帅降身了,“同身”就会跃起唱戏。过程中,他们双目紧闭,但能按照大家点定的戏目演唱。完毕时众人要齐唱退神曲,同时由施术者呼唤“同身”的名字并往他脸上喷水,将他唤醒过来。 包括萧遥天在内的很多学者都认为,潮音戏的鼻祖就是关戏童。这种观点不但符合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关于“后世戏剧,当自巫、优二者出”的论断,而且在潮剧史上可以找到很多实证,比如旧时的潮剧同样祀田元帅,生旦角色只能由童伶担任等等,而这些现象是其它剧种所罕见的。 如果这种观点成立,那么“关神曲”的历史至少可以像潮语一样追溯到明代潮剧形成之前。而通过《秋八月观神之八》:“箸头尖,箸尾摇,箸头尖尖挟针菜,箸尾摇摇挟粿条。”我们同样可以猜想粿条这种食物,至迟在明代也应该成为潮人祭祀的供品了。
|
你是本文的第1555位读者 来 源: 《潮菜天下》 作 者: 张新民
|
|
|
|
▼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