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到了,在老人的记忆中,这一节日的特殊符号———花灯又将成为这座千年古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然而,走遍潮州的大街小巷,人们不难发觉,孩童手里提的都是各式各样的塑料电子花灯,传统的潮州花灯已难觅其芳踪。

    一门散发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

    在潮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向记者讲述起潮州花灯这一门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

    花灯是潮州民间喜闻乐见的传统工艺品。始于何时,已难查考。但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新安余民刊本《荔镜记》第六出《五娘赏灯》中已有多处描写元宵夜潮州游花灯的情景,故可知潮州花灯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了。

    相传元宵佳节闹花灯是潮州人民的赏心乐事,从元宵夜开始,高潮则在月廿四日前后三夜,一直要闹近十个昼夜。鼎盛时期,全城共有两百多屏大花灯,连同龙凤灯、鱼灯、果子灯共达数百件之多,分七社游行。1991年元宵节,潮州举办了“潮州花灯耀名城”活动,市区8个灯展区展出了各式各样的花灯1000多盏。这是潮州的一次花灯盛会,其中《狮贺太平》、《王果迎宾》、《马到功成》、《三阳开泰》等寓意深远的花灯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批花灯的制作在内容和形式都有所创新和突破。据介绍,元宵当夜,皓月千里,潮州城内灯火辉煌,花灯、霓虹灯、欢声笑语融成一片,数十万潮州市民和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兴致勃勃地在人群中享受着节日的欢乐,流连忘返。

    一道或将消失的艺术风景

    潮州花灯久负盛名,但它和其它传统手工艺一样,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也面临着人才匮乏、市场萎缩的困境。据潮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在潮州能够做屏灯的人已经寥寥无几,并且都是年事已高的老人。

    “自1992年林汉彬等人制作的十屏精美花灯在西湖展出后。近二十年来,潮州再无艺人作出新的屏灯供市民观赏。”该工作人员说,“近几年来,每年在人民广场展出的十屏花灯便是当年在西湖展出的花灯,只不过每年都稍作维护翻新而已。”

    据专业人士介绍,自明朝开始,潮州的扎灯人才辈出,精品不断。潮州花灯工艺的全盛时期,是在清末以至抗日战争前,当时全城有花灯工艺作坊近十家,如林盛记、刘景新、陈万顺号等。其中以林盛记最负盛名。其坊主兼艺人林乐笙曾于民国廿年前后应邀制作《凤仪亭》、《八仙过海》、《水漫金山寺》、《九曲黄河阵》等大花灯屏赴香港、新加坡游行和展览,轰动一时。上世纪80年代,潮州原特种工艺厂生产的花灯也曾经大规模出口。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企业的改制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花灯艺人大量流失,人才十分匮乏。

    “时下年轻人急功近利,缺乏耐心和钻研的精神,这门民间工艺正面临失传。”年近八旬的花灯老艺人林汉彬无奈地说。这些年来,总有一些年轻人上门求师学艺,但学不到几个月,便打着他的招牌在社会上招揽生意。由于学艺不精,做出来的花灯显得十分粗糙。老艺人怕他们砸了潮州花灯的美誉,再也不敢收徒弟了,而且把自己苦心撰写并印制成册的潮州花灯制作技巧资料烧掉,只留下自己的手稿。由于缺乏市场,如今的潮州花灯正逐步萎缩退回到原始家庭小作坊中,其品种和数量大幅度减少。有关人士认为,传统的潮州花灯如果不加以保护,它将会成为一道消失的风景,只能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中。

    一份对潮州花灯难舍的情结

    林汉彬在潮州被人称为“花灯彬”,出生于花灯世家,13岁时就开始跟随大人学做花灯。1962年,“花灯彬”应邀为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影片《荔镜记》制作道具花灯,首次把潮州花灯搬上银幕;1989年,他制作的《八仙庆寿》、《水漫金山寺》两屏花灯,在新加坡展出引起轰动,“花灯彬”的名字连同他的作品一起走出国门。

    这位八旬老艺人天生残疾,但他对潮州花灯的保护和执着却让人感动。为了让潮州花灯扬名海外,老艺人可谓日以继夜、竭精惮虑。一件作品往往是做好了又改,那怕是一点小小的瑕疵,他也不能让它带出国门。今年来,他又将奥运题材运用到花灯制作中,并在人物的材料上进行了创新,将花灯中人物的头部由原来的泥塑改为玻璃钢,既减轻了人物的重量,又让人物能够保存得更长久。谈起花灯,老艺人惋惜地说,现在绘制花灯脸谱这门工艺已接近失传,只剩下他一个人能画。没有人愿意学,他就凭借那积淀了一生的花灯情,一件一件把脸谱画下来。

    守着几近失传的潮州花灯,老艺人的内心无比伤感。居住在这个喧嚣的城市中,伤感的老人和他那寂寞的花灯,折射出这门传统艺术令人担忧的未来。晚年的林汉彬陶醉在他的花灯世界,遨游在艺术之中。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他依然保持一种宁静的心境,如此执着,又怎能不让人感动?

    一生与花灯结下不解之缘的“花灯彬”,在花灯市场清淡、后继乏人的今天,依然割舍不下那份浓浓的情结。老人有个计划:那就是重新制作最具代表性的“潮州百屏灯”,作为自己有生之年献给潮汕民间花灯艺术的一份心意。

    采访中,一些专业人士认为:民间艺术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我们需要林汉彬这样执着的艺人来传承、保护并发扬我们的民间艺术,使这份手艺不至于失传。我们同样需要社会各方的重视、关注,使我们祖祖辈辈留下来的瑰宝不会消失。潮州花灯,呼唤保护与传承!

你是本文的第1327位读者
来 源: 《汕头日报》2008-02-22
作 者: 陈福洋

   特别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图·文》来源于国际互联网,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站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资讯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微信号:863274087,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